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严父慈母安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严父慈母安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严父慈母安息
姓名:金明海
别名:金发旺
生辰:1923年
民族:汉
忌日:1998年农历10月18日
籍贯:内蒙古
地区:内蒙古
国家:中国
职业:农民
信仰:无神论
姓名:郑拴女
别名:无
生辰:1931年
民族:汉
忌日:1985年农历8月18日
籍贯:内蒙古
地区:内蒙古
国家:中国
职业:农民
信仰:无神论
    父亲出生在一个七口之家,他弟兄姐妹共5人。其中父亲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在他之前爷爷奶奶已经生了我大爹和大姑两个小孩。在父亲之后,奶奶又生了我的三爹。我的二姑并非爷爷奶奶的亲生女儿,其实是很小的时候当作三爹的童养媳抱养回来的。这在旧社会贫苦人家是司空见惯的,因为没钱给儿子讨媳妇,所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到外面抱养一个更穷人家的女孩与儿子一起长大,小的时候以兄妹相称,等到婚嫁年龄就成婚,这样既保证儿子不至於打光棍又不至于到处去借彩礼钱。只是后来时代不同了,人们观念更新了,所以三爹和二姑各自成了家,二姑也就正式成为了父亲他们兄弟姐妹中的小妹妹了。
    爷爷奶奶家一直比较穷,最初一家人的生计主要靠爷爷给地主富农家打短工来维持。奶奶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所以基本上在家里操持,可想而知一家人的生活是何等的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愁下顿是常有的事。尽管如此,幼年的父亲还是得以进入村里一个有钱的本家爷爷办的私塾里识得一些文字,比起很多同龄人来算是有文化的了。父亲脑子比较聪明,可惜不太用功,比较调皮贪玩,常在课堂上打瞌睡做小动作,由此引来老师不少的责罚。在学堂里只呆了两年不到,父亲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与爷爷和大爹一起参加劳动以挣钱贴补家用。
    父亲短短两年的读书生涯并没有防碍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他一生中读了大量的小说、野史、传奇、志异等方面的书。他虽然从来没有尝试去创作什么文学作品,但是我可以豪不夸张地说父亲是个满腹诗书的人。在他的古稀之年,父亲仍然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等倒背如流。从我记事起,就觉得父亲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文化娱乐大概就是听父亲讲那些个永不重复的故事了:今古传奇、鬼灵怪异、衙门百姓、侠义盗匪、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开国元勋、有志书生等等。这些故事中有的大概可以归类于封建文化糟粕,但是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教给了我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
    从青壮年时期开始,父亲开始了尝试去学很多东西以谋生。他曾经跟村里的戏班学唱地方戏二人台,在节日或农闲时跟随戏班到处转着到各个村社去唱戏。情形好时,可以赚口饭吃的同时挣些粮食给家里。年景差时,自己勉强糊个口。父亲人比较幽默,经常扮丑角儿斗别人发笑。父亲记忆力很强,直到他去世前,仍然记得那些唱过的戏的故事、台词和曲调。父亲是98年冬天去世的,在同年的秋天,我带渝回家去拜见他时,他有一天一时高兴被我哄得同意唱几段。还好我当时用手头的收录机把父亲的声音录了下来。在他过世后,我们兄妹几人把这盘录音带一起听了一下,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生活的压力并未解轻,依然是家贫如洗,依然是饿肚皮。父亲开始尝试其它的谋生技能和手段。他去学会了编织各种各样的网:捕鱼的抓网、拖网,捕鸟的麻雀网、沙鸡网等。父亲告诉我那时候每年的冬天下雪后就到后山去捕鸟,捉到大量的沙鸡和麻雀。但是因为自己没有本钱购置网线和支付路费盘缠,父亲基本上都是被别人雇佣去的。所以尽管很辛苦且有时的确收获颇丰,父亲自己并不能拿到多少好处。但他每年冬天还是乐此不疲,他喜欢的大概就是拉倒雀网的一霎那看到那么多鸟儿被网住的喜悦。在他给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仍然可以看到父亲眼睛里跳跃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只是我一直都没有弄清楚这后山到底是哪座山,离家到底有多远。在夏天的时候,父亲在捕鱼方面就大显身手了。父亲管捕鱼不叫捕鱼,而叫捞鱼,很形像生动,仿佛鱼就在水面附近,网一下去就可手到擒拿了。父亲曾多次到著名的乌粱素海去捞鱼,收获应该说是颇丰的。
    那时候爷爷奶奶家的生活大概有一点点的改善,但是依旧像个漏斗,尽是窟窿。在那个阶段,国祸家难层出不穷。他们以及村里许多家富的穷的人家都多次遭土匪夺掠队洗劫过,整天提心吊胆。一听到远处有人马嘶鸣,就得四下躲藏。一来怕土匪,二来怕捉兵。如果与土匪撞个正着,通常是免不了吃一顿暴打的。因为土匪一来就叫嚣着要你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你如果家穷拿不出,土匪会认为你态度不好,一顿鞭抽脚踢免不了。反之,就算你家里有钱,你为了保命而老老实实地把值钱东西都拿了出来,土匪的鞭子还是要落在你身上。为啥?他们觉得你还藏了更值钱的东西没拿出来呢。还有比土匪抢掠更让人提心吊胆的,那就是队伍捉兵。那个年代战事多,一旦被捉去当兵无异于进了鬼门关。父亲至少两次被抓去当兵,他都很机警而幸运地逃跑回家,且毫发无损。一次是被国民党抓了去,呆了一段时间逃了回来。还有一次是被日本人抓了去,经过一段时间军训也逃跑回来了。忘了问父亲究竟是怎么样避开看管的人而逃出来得。很遗憾也不知道两次捉兵的详情,甚至连先后顺序都忘了问,只是大概记得两次当兵都没有多长时间。父亲记忆力很好,再一次体现出来是他临去世那年仍然记得很多日语口令,就是当时被操练时被迫学得。说起来日本人,父亲倒也没有表现出恨得咬牙切齿,他说吃得挺好,基本没挨打。提起被捉去当兵这档子事,父亲就对我们党赞不决口了。他说共产党是不捉兵的,他们就是做你思想工作,开动员大会,引导你自觉自愿地去参军。显然父亲的觉悟也没那么高,当然也就没有被说动,所以他也就与我军无缘了。
    日子就那样一天天地滑走,大爹娶了大妈,大姑嫁给了大姑夫。不幸在父亲虚岁19那年,奶奶一病不起告别了人世。於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得撑起那个报括他,爷爷,三爹和二姑的家。这种情况大概一直坚持到母亲过门。
    母亲出生在一个很小的家庭,四口之家中只有她和她妹妹两小孩。母亲长二姨2岁,在母亲虚岁5岁二姨3岁那年,不幸外婆永远地离开了她们那个家。外婆是生孩子时不幸过世的,因而那个小孩也就永远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人世。对于外婆早亡的记忆中,母亲最常心有余悸地说的一句话就是:女人坐月子就像水瓮沿上跑马,一不小心就有闪失。母亲家的光景日月相比较于父亲家应该说还是稍微好一点点。姥爷靠给人家赶车运货挣些工钱,小日子也还过得去。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姥爷竟能够日积月累攒下一笔钱,在解放前夕买了几亩好地。可惜好景不长,一解放就被没收进行土改去了。还好姥爷有个当官的远方亲戚罩着,才不至于落得像电影[活着] 里面龙二的下场。就这还是给他们家定了个富农成分,好险!
    童年的母亲苦就苦在幼年丧母,没人收留没人知冷知热。由于职业的决定,姥爷长年累月不在家,撇下幼小的母亲和二姨在家里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的。尽管他在出门前也会郑重其事地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亲戚,并心甘情愿付笔照管费给人家,可是人家往往是钱照拿,人照样不管不顾。母亲和二姨长大成人后的许多病根都是在那时候落下的。母亲和二姨都没有读过一天书,真正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由于没有母亲,缺乏关爱的同时也缺乏了一些约束。当她们同龄的姐妹们在父母亲主持之下经历缠足的痛苦时,母亲和二姨得以幸免。母亲说她小得时候还曾为没有好好缠足而哭过几次呢,到解放后才暗暗庆幸并喜欢起自己的大脚板来。母亲心灵手巧,会一手的好针线活。这也是父亲多次称赞夸奖母亲的地方之一,尽管脾气急躁的父亲也说一些让母亲痛哭流涕的恶语。
    母亲小时候比较伤心的事情中除了她幼年丧母之外,还有就是所受的一些村里小孩的辱骂。那时候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谁家如果没有儿子,那一家人在乡邻们面前好像都不能挺直腰板做人似的。在很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一家人有没有儿子跟这家人的道德操行联系起来,甚至将其归结于是对前世所作恶行的某种报应。在我外婆刚去世的那些年,姥爷为了不想让母亲和二姨受后娘的苦,硬是坚持在她们姐妹俩小的时候不考虑续弦的问题。想到他所面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精神枷锁和世人鄙视嘲讽的压力,能够为了女儿们坚持做到这一点,我不得不佩服起姥爷来,为他的那份深沉的父爱而感动。可惜姥爷在我出世前已经离开了人世,不然的话我当亲自感谢他为我苦命的母亲所作的牺牲、所付出的爱。
    母亲和父亲的结识好像是缘于大姑的牵线,两人年龄相差8岁左右,家庭背景略有不同,脾气都有些急躁,摩擦和争吵在所难免。那种贫苦,那种艰辛,那种无奈大概只有用那一句话来概括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含辛茹苦共同养育大了我们兄弟姐妹共六个人,可以说是历尽艰难。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小孩都不幸夭折了。他们中有的是幼年生病而不治的,有的则是一生下来就被丢弃,太穷了养不起。多年以后,我曾几次小心翼翼地想询问父母亲为什么当时不把那几个丢弃的哥哥姐姐送人,可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下,不知如何开口。怕揭开他们那尘封已久的伤疤,也怕引来一顿责骂。如今随着父母亲长眠于地下,这个问题也只能永远地没有答案了。不知在世界的那一头他们有没有相认?我的那几个哥哥姐姐们怪罪他们狠心的父母亲吗?
    在七十年代后期,我的大哥二哥学了些赶毡的手艺开始走出家乡到更远的外乡闯天下。於是他们发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河套平原是个好地方。於是父母亲带着一家大小举家北上,搬迁到了那儿。作为外来户,日子是艰难的,尽管一家人算是解决了温饱,吃上了久违的小麦面粉-白面。父母亲并没有因此而过上多么舒坦的日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主要就是看着三个儿子个个都大了,到了要媳妇的年龄了,可是家里又没有什么积蓄做彩礼去迎娶媳妇。
    母亲在新搬的地方也不过只住了6年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知道她是舍不得离开我们得,要不然的话她在去世前的那几天就不会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求生欲望了。她曾经是那么地心疼每一份开支的钱,她内心深处与医院和大夫是很敌对的,认为到医院就是浪费钱。可是在她临去世的那一天,她坚持要到医院去看病,且点名要

收藏 创建:2003-06-16 访问:
维护人:Jin Fuxia 金氏宗祠郑氏宗祠[功德][管理]
Netor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