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8日,一个25岁的青年死了。这注定是悲怆的5月,是用湿漉漉的水酿成的5月。我在6月初步入山城重庆时,那个青年已死去一个星期了。我走进了他的故事,我在人们诉说的话语中穿行。我的心渐渐地溶入了那个青年用生命编织的花丛里,我在一种震撼中触摸到了那个青年殷红的鲜血。山城林立的高楼大厦在我的眼帘中虚幻了,红红绿绿的灯影演绎成了数不清的晶莹的眼睛,那如水晶球一般透明的眼睛,含着水的湿润,含着血的温热。我感觉不到车水马龙的街景如何喧嚣,我只觉得天上总飘着一些5月的细雨,淅淅沥沥而又绵绵不绝,地上是湿的,脸上是湿的,心灵是湿的。我以为那是一种泪水,我用手去抚摸,我又觉得那是一种血液。我从都市五颜六色的光影中看到了盛开的一个个伤口,仿佛那21处伤口是2l朵鲜花。我发现这如花的伤口中流淌出一种音乐,那音乐液体一般蔓延着,像爬上河滩的长江水缓缓浸入大地;那音乐又烟花一样散发开来,星星点点地以辐射状开放,亮丽夺目。这时候,我仿佛看到一滩鲜红的血很抒情地蠕动、呜咽着,淹没了一切,淹没了我所有的目光……
我知道那是死去的青年用血在昭示着什么。
我也知道那青年把全身的血流尽了。
那青年叫芦振龙,是个警察,在重庆一个叫石桥铺的派出所当户籍民警。从他的遗像看,他长得瘦削英俊,眼睛黑黑的,有点凹陷,浓眉毛;鼻梁不厚,有点薄,却直直的;嘴唇平常,和许多平常人一样普通,透着一种平和……
在阅读振龙故事的第一章时,就已知道他的结局。他是在 5月27日下午6点多钟,去传唤一名叫魏建的青年时,被魏建和6个同伙砍杀了21刀后去世的。重庆市所有大小报纸都登载了他牺牲的消息,也报道了他搏斗的经过和他生前的事迹。这些文章使我认识到芦振龙的确是一个英雄,的确是浴血无畏、英勇壮烈的英雄。但使我最初怦然心动,进而去思考、走近芦振龙的,却不是他如何勇敢地搏斗。那时的报纸和电视电台都只是概括地诉说他怎么牺牲,而没细致地了解和描写他死去的过程,我只是带着一个笼统的故事梗概走入石桥铺派出所的。是派出所一位与芦振龙生前桌对桌、面对面的女民警介绍芦振龙时,才让我感觉到了他故事的生动。这位名叫徐晓琴、年过40、又曾荣获“全国优秀民警”称号的女人,眼睛里一直带着泪水,眼圈都微微发黑。她哭过了不知多少次,说起芦振龙都心酸。她说芦振龙的工作,说芦振龙的性格,说到芦振龙为人节俭时,她又哭了,说“小芦真的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
芦振龙出生在山东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家里艰苦,为他读西南政法大学,他家甚至借债贷款,还卖了一间房子。生活的艰辛大约使芦振龙从小养成了俭朴的习惯吧,他从7月毕业到他牺牲时,在派出所工作的11个月里,竟然只花了60元钱买了两件东西,一件是15元的衬衫、一件是45元一双的皮鞋。徐晓琴对我说,小芦平时很少吃肉,经常是一杯开水一个馒头当一餐饭,吃得好一点是花1元5角钱炒盘鸡蛋饭,或花2元钱吃盒饭。他每月的伙食费开支最高时才80元,最低时仅仅只用了49元。芦振龙舍不得为自己置办东西,他身上携带的一个旧数字传呼机,是他在重庆民航公安局工作的同学转送的。他的床单是读书时带到所里的,实在太破了,在1998年底的同寝室的同事见他还铺着凉席,就送了一床毛巾被给他。他管辖的户籍区兰花村步行走一个来回,要花一个多小时。他对徐晓琴说过几次,想买一辆自行车,可一直舍不得花钱,几个月风里来雨里去,他都是用一双脚走过来的。他惟一好点的东西是一个活动布衣柜,装了他所有的衣物,而这布衣柜也是公安处一位同事送的。他有一套旧警服,是在西南政法大学读书时发的,他穿了四年多,膝盖处都洗得发白了,袖口领子都发毛了,他直到死的时候还在用。他牺牲后,他的同学来清理他的遗物时,看见了他的一件花衬衫。大家触景生情,不由抱头痛哭,原来,这衬衫是芦振龙读大学时买的,一直穿到今天,穿了整整五年……
这是一个25岁的当代青年的真实生活。在芦振龙的卧室里,我看到了他的床铺、他的衣物,这一切真实得使我有点茫然。现在一掷千金的人有的是,一包极品香烟甚至比一个青年民警全月开支的伙食费都贵,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刻薄自己?我把那些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场景与芦振龙的卧室对比,我想他能在这种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洁身自好、勤俭节约,不仅不容易,更说明他活得极其本质。徐晓琴几次哭着对我说,小芦经常说起家里有个小妹妹,要帮助她读完书;妈妈一直舍不得花钱,要给妈妈买几件好衣服;小芦还想考研究生,以后自己攒钱不再靠家里……芦振龙有很多计划,他想节俭下有限的钱去办更多的事。他对父母的苦心和慈爱体会得很深,他宁愿亏待自己,也想为家里分点忧。我想,芦振龙未必不想过好一点,但他本质中的纯朴,使他这个农民的儿子想到要毫无保留地回报父母、先他人后自己……
高新区(石桥铺)很多人都提到芦振龙生前从没抱怨过生活艰辛,也没提过自己过得苦,相反倒是经常见他接济别人、帮助别人。他们说芦振龙一点不吝啬。读大学时,同学患病住院,芦振龙第一个掏出发表论文挣的 50元,为同学捐款;同学因家庭困难准备休学,又是芦振龙首先倡议挽留,他掏出10元捐款。1995年新疆发生地震,芦振龙号召全班同学为灾区群众捐献过冬衣物。他拿出了一条裤子、一件过冬用的棉毛裤放进了捐献箱。有同学劝他别捐棉毛裤了,说你冬天就这件厚裤子。芦振龙犹豫了一下,留下了裤子。但同学们准备封住捐献箱时,芦振龙把这棉毛裤又放了进去。他说:新疆天气冷,重庆要暖和一点……同学们说起这事儿时很感叹,称:“振龙是个实在人,他从不说大话,平时就这么厚道。”石桥铺派出所的民警也这么说。他们讲,有一次芦振在路上遇见一个四川威远县被骗的老人,他热心地和老人聊天,花50元钱帮老人买了返家的车票,细心地给老人买了干粮、矿泉水和晕车药,一步步地搀扶老人到车站上了车,叮嘱司机一路照看老人。还有一次,有两个小女孩迷了路,又哭又闹到了派出所。民警正问情况时,芦振龙却急忙跑上了街,一会儿买了两袋饼干、四瓶酸奶回来,逗得两个女孩不哭了。芦振龙则搓着双手笑呵呵地。去年12月底一个深夜,一位叫陈卫东的司机拖一车货在石桥铺附近没油了,停在路上。正着急时,芦振龙走了过来,他很热情地问情况,然后帮陈卫东守车,还问陈卫东有没有钱,没钱从他那里拿。陈卫东买了油回来,见芦振龙在深冬的寒风中跺着冻僵的脚,呵着热气,心里很感激。今年5月29日,陈卫东从报上得知芦振龙牺牲的消息后,专门从外地赶到重庆,一进派出所就哭,说芦振龙是难得的好人。一个七尺汉子哭得悲戚戚意切切地,弄得民警都跟着掉泪。陈卫东哭着又参加了芦振龙的追悼会,还哭着提出要为芦振龙赡养其父母终生。兰花村居委会的群众也不停地称赞芦振龙。他们说,有一次芦振龙找一外地租佃户办暂住证,那人大吵大闹,态度蛮横,但芦振龙一直笑着脸耐心做工作。后来,他先后跑了七趟路,终于让那人都感动得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位下岗女工的孩子出了水痘,芦振龙知道后,爬上她家低矮狭窄的小阁楼,不怕传染摸孩子的头额,查看亮晶晶的水泡。他凑了一笔钱喊送医院治疗,每次路过她家都要去看一看、问一问。那女工感激得不行,逢人便说:“芦户籍不嫌我家穷,像亲人一样。”居民们下水道堵了,芦振龙扒开又脏又臭的垃圾去查看。居民留他吃一顿便饭,他硬是不吃,宁愿去街上买一个烧饼……所有谈到芦振龙的人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既朴实又和气,别人叫他都是有求必应。我从这些人的话语读到芦振龙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善良、质朴、厚道和无私。他没有刻意去追求崇高,我相信芦振龙本身就是个朴朴实实的好人,从他克扣自己的开支,到他高高兴兴地帮助别人,都是他性格和本质的必然。 他这样的人或许社会上还有许多,但我们一旦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普通,但的确有一种遮挡不住的光辉。这是5月初夏,雨后的天空中放射出灿烂的阳光。我开始震撼于芦振龙的平凡,又开始深入芦振龙的精神。正如嘉陵江水尽管滔滔不绝,却终被宽阔的长江吞没一样,我所有的心潮起伏都溶入了芦振龙引发的汪洋大海般的波澜中。我在5月潮湿中体验了一种生命的历程……
芦振龙死的时候的确很壮烈。尽管有许多报纸都说到了他身中2l刀,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但我仍然想再诉说一遍他的英勇。我从他牺牲的巷道内一直走到他发现歹徒的路口;我又从他留下的一滩久久没干的血迹处,一直走到凶手藏凶器的地方。我试图丈量芦振龙生命的距离,丈量他在剧烈疼痛下的悲愤与仇恨。我不知我死去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触,但我相信振龙其实不想死去,他想站立着,永远地与蔚蓝的天空同在。
那是1999年5月27日下午6点35分,芦振龙奉命去传唤一名叫魏建的聚众赌博、持械斗殴的年轻人。他带着重庆钟表厂三名保卫人员来到兰花村13栋魏建必经路口守候,发现了魏建骑一辆黑色摩托车开过来。芦振龙冲到路中拦截。魏建一见是段上的芦户籍,慌忙弃车逃跑。芦振龙迫到前面三岔路口时,被一辆三轮摩托车撞倒在地,他忍痛爬起来,见魏建边逃边叫同伙帮忙,接着钻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芦振龙追进小巷200米处,回头见那三个保卫人员不见了。他冲上前去,喝令魏建到派出所去。这时,后面冲上来六手持雪龙刀、菜刀的青年,正是刚才魏建召唤来的同伙。芦振龙厉声说:“我是派出所的户籍,你们不能乱来。”谁知这六个歹徒挥刀扑向了芦振龙,冲在最前面的歹徒舞着雪龙刀,霹头盖脸地向小芦砍下。芦振龙躲闪不及,头前额当即裂开了一个4公分长的口子,颅骨露出,鲜血涌出。魏建趁机脱身。芦振龙捂着冒血的前额,用手去抓住雪龙刀。歹徒双手握柄使劲绞动利刀,把芦振龙的手削掉一层层皮肉,又用力拖着刀,将芦振龙的5个手指切去了一大半。芦振龙仍不放开刀,这时,又一名歹徒挥着雪龙刀往芦振龙头后部狠狠一刀,芦振龙被这狠命一击,倒下了。但芦振龙马上又站了起来与歹徒搏斗。这一瞬间,又一名歹徒用菜刀向芦振龙小腿砍去,顿时皮肉裂开4.5公分长,深达胫骨的伤口汩汩地淌血。振龙再次倒下了。
芦振龙第二次站起来,他用尚还完好的右手与歹徒周旋,但歹徒抓住他的右手,砍柴般地连砍三刀,他的手臂被砍成三截,第三次痛倒在地。芦振龙不愿倒下,第三次站立起来,他用腿踢肩撞,但雪龙刀再次刺进了他的右大腿,深达股骨、有23公分长的伤口,钻心地疼痛。芦振龙又倒了。芦振龙颤颤微微地、血肉模糊地、紧咬牙关地又站了起来。他已经身负重伤,完全成了一个血人,但他不愿倒下,又挺立着。歹徒疯了,屠刀向芦振龙身上乱砍猛刺。芦振龙摇摇欲坠,他身体往后仰,贴着墙壁拼命想站住,但他慢慢地下滑,墙上留下了一道红红的血痕。芦振龙的不屈使他第5次站起,溢血的眼睛中怒火燃烧,他张开嘴要怒吼,但一口鲜血冲口而出,喷向了歹徒……芦振龙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立起来,他对生命的渴求,也许这时候与对歹徒的仇恨同样重要、同样具有意义。我一直在想,芦振龙在那种危难的时候,没有退却没有害怕,他只身冲了上去只身与歹徒搏杀,这本身就包含了英雄的品质。但当他明白自己将在血泊中永离人世时,他会不会有着无限的留恋呢?他对歹徒的愤怒又会是怎样的刻骨铭心呢?歹徒要夺走他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不想倒下也不可能倒下,这是一个人从心底的挣扎,是一个人命定的顽强。懦夫会逃避和躲闪这一死亡的命题的,而芦振龙不是,他昂扬着生的力量。
振龙倒在了血泊之中,汩汩的鲜血浸透了芦振龙的衣裤和佩戴的警官证。猛然间振龙用尽全身力气挣扎起来,对围观村民说道:"我是石桥铺派出所的户籍,我不行了,赶快报警。"歹徒被眼前这位身中21刀,5次砍倒又5次站起来的青年民警吓破了胆,惊恐地摔掉凶器,慌忙逃窜。不少村民围了上来,振龙从昏迷中再次醒来,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是民警……山东人……我妈妈可能见不到……我了……" 兰花村副食店的曹礼碧大妈拨开人群一看,"哇"地放声大哭起来,"这不是前几天还帮我家办事的芦户籍吗?"老人踉踉跄跄地跑回不远处的家,对儿子李光禄、李光全和媳妇王兰说:"快去救芦户籍,快打110!"老人一家抬的抬,抱的抱,把芦户籍抬上了自家的小解放牌货车。"孩子,忍着点,我们马上送你去医院,你会没事的……"曹大妈一边为芦户籍包扎伤口,一边哭着安慰他。小解放与110警车相遇后,警车开道,将芦振龙送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抢救;经检查:芦振龙头部正中一刀,头皮裂伤;左手掌肌健、神经、动脉全部断裂;大腿上有两处伤口,共长50厘米,腿肌腱、神经、静脉大血管全部被歹徒砍断。看见芦振龙全身上下皮开肉绽,没有一处好肉,医生也悲愤他说:"歹徒心好狠!"芦振龙勇斗歹徒、身负重伤住进医院抢救的消息,传到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公安处后,各级领导立即赶赴医院,看望小芦,组织抢救。在病房里,公安处陈江渝处长和程建伟政委眼巴巴地望着血肉模糊的小芦,心如刀绞。这天晚上,他们一直守着芦振龙。看着他微微地喘着气,他俩轻声地对他说:"振龙,你要睁开眼睛,别闭上,……你有话要说吗?……振龙,你小声说……"芦振龙已极度虚弱,在半昏迷中似乎听清了他们说的话,他的眼角流出一行泪水,缓缓地滑过脸颊,掉在枕头上。他慢慢地吐出几个字:"魏建……抓获没有?!":“我想妈妈……我再也见不到妈妈了!””5月28日凌晨4时45分,终因伤势过重,振龙闭上了眼睛,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想妈妈就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遗愿。
我宁愿相信英雄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其次才成为了世人仰慕的英雄。英雄有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具备某种条件下的轰轰烈烈,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回到生活中时,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有情有义的平常人。从凡人到英雄是一种飞跃,从英雄到凡人又是一种回归。我相信芦振龙在英勇搏斗和壮烈牺牲时,经历了从人到英雄、又从英雄到人的痛苦,这种痛苦比他身体的疼痛更令他备受煎熬。这是心灵的伤、是灵魂的痛。他想到妈妈,他还留恋亲情留恋人间啊……或许,芦振龙在一点点流尽鲜血时已淡泊了死亡,但他从英雄的光辉中回归到一个25岁的青年时,他就一下子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我走近了芦振龙,我此时也感觉到了一种英雄的召唤。从芦振龙的朴实、节俭和乐于助人,到芦振龙血溅肉飞、英勇壮烈,这个故事的线索很清晰也很明白。作一个真正的人、作一个真诚纯良的好人,其实就是所有英雄诞生的铺垫和前奏。芦振龙让我领悟最多的就是这种人生的积蓄与爆发。
振龙年轻的生命飘逝在初夏的夜里,但他亲切的笑脸却镌刻在了地段群众、同窗学友以及战友们的心中。连日来,人们纷纷来到小芦户籍工作过的地段、派出所,涌向扎满白花、哀乐低回的殡仪馆和渝高公园里的灵堂,悲悼英雄,寄托衰……28日,当芦振龙牺牲的消息一传到石桥铺兰花村,不少居民都失声痛哭,他们自发在地段设立了灵堂,上百人在“血债要用血来偿”的横幅上签名,要求严惩凶手,为小芦户籍报仇。29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正看见络绎不绝的群众自发为芦振龙的家人捐款。兰花村的高培义大妈流着泪说;“小芦家在农村,生活艰苦,他平时很节俭,只啃馒头或者吃便宜的盒饭,说是要省钱为妈妈买衣服……他是为我们死的,我们应该为他做点儿事。”另一位姓陈的中年妇女拉着记者哭出了声:“我听到芦户籍遭杀的消息就跑出家门,当时只看到曹大妈一家人正把他抬上车,小芦像才从血里提出来一样,我的心好痛哟!”她说自己也有个同小芦差不多大的儿子在当巡警,因此最明白警察家人的牵挂是怎样一种滋味。小芦被杀害,她说觉得像失去儿子一样的撕心裂肺!“他才来段上两个多月,就办了不少好事,”陈大姐介绍说,“段上有位下岗职工在开车,由于手续不齐,被交警查处了,要求补齐。他不熟悉程序,27号这天上午,就‘病急乱医’,找到芦户籍帮忙,小芦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太可惜了。”派出所民警在地段收集芦振龙的事迹。当民警把记录给讲述人李增莉过目时,她认为民警没有把她对小芦怀念之情表达出来,竟生气得不愿签名。李增莉很想再听小芦叫她一声“大姐”。她说,芦户籍见人就是一张笑脸,他是北方人,一声声温和的“大妈、大爷、大姐”,让人觉得那么亲切,他一点儿大学生的架子也没有。李增莉家住的兰花村21栋,由于年久失修,下水道经常堵塞,居民到工厂有关部门反映了多次,也自费请人疏通,但仍未解决。5月初,有人碰到小芦,反映了这个情况。虽然事情并不归他管,但芦户籍马上挨家挨户去查看漏水的情况,并征求大家意见,看是改道还是疏通,28日来办这事。27日下午5点多钟,李增莉碰见小芦,就提醒他说该吃饭了。小芦回头笑着说:“还有事儿呢。”哪知这就是他和李大姐说的最后一句话。“听说他追出去就被杀害了,我的脑壳一片空白,心里难过得受不了。他还给我说过要集资分房,明年春节回趟家,争取早点儿把父母接到重庆来玩……”说到这些,李增莉禁不住泪水长流。
芦振龙壮烈牺牲的消息震撼了社会各界。高新区管委会和公安处在渝高公园里搭建了庄严肃穆的悼念厅。辖区单位、学校、地段代表来了,芦振龙的同学、教师、老乡和战友来了,被他的壮举深深打动的老百姓也来了……人们以各种方式向英雄民警致敬。在地段捐款人名字中,有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父亲是下岗工人。那父亲说,芦振龙晓得他家比较困难后,经常问寒问暖,还帮娃儿办好了户口。“芦户籍是个好人,我以孩子名义捐款,就是要表达一点儿心意。”30日中午1时许,兰花村居民和附近工厂职工上千人,自发地走上街头举行悼念活动。他们打着“向英雄民警芦振龙学习”、“严惩凶手”、“血债血还”的标语,捧着两个小纸箱沿途募捐,徒步从兰花村经石桥铺转盘,最后来到了渝高公园悼念厅。队伍中,有96岁的白发老婆婆,也有不谙世事的几岁小孩。为他们的激情所感染,一路上又有上千名群众加入了悼念队伍。当几千名群众高呼着“人民警察万岁”的口号来到悼念厅时,为芦振龙守灵的高新区公安处的民警们感动得热泪滚滚,感慨万千。合川农民秦国民30日这天已是两次拜祭芦振龙了。他说好像在一次抢险活动中见过这位年轻民警,“如果不是有他这样的人来执法和保护我们,我们的安全就没得保障了。小芦户籍是为老百姓死的,我今天不出去找活干挣钱了。要多行几次礼,才能表达对他的感谢。”2l岁的江雪玲和朱小春是柳荫人,她俩从电视上得知芦振龙勇斗歹徒牺牲的消息后,痛哭失声,30日下午;两个姑娘专程赶到这里,就是想看英雄一眼。她们说:“真的不敢相信这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城市里,这帮歹徒太猖狂、太凶残了,政府一定要严惩!”小江说她从来就羡慕警察职业,芦振龙的牺牲,更激起她对民警的崇敬。她说,“像这样的英雄,应该越多越好,如果遇到这类事,我也要向芦户籍一样勇敢。”这天下午,一位70多岁的大妈也来到了悼念厅外,她一边说“我有高血压不能激动,”一边拉着女民警张青的手泣不成声。“25岁的孩子,太年轻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这既是国家也是他家庭的损失呀。”当听说芦振龙的父母已从山东赶来为儿子送行时,老人捐出100元钱,并要民警转达她的敬意。她说:“我刚去看望了小陈渝,又来悼念芦振龙,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好孩子。我为小芦伤心、难过,更恨那些为非作歹的凶手。”民警告诉她已抓获了大部分凶手,老人连声称好,起身离去时,她执意不肯道出姓名,只说是一位市民就行了。更多的群众用笔蘸泪水,留下了他们的崇敬之情。
“小芦叔叔,您是这样地关心我,我将永远记住您,愿民警叔叔抓住罪犯,严惩他们。”落款是爱您的屈涂高阳(爸爸代笔)。芦户籍生前办理的最后一个户口,就是他的。事发当晚救助了芦振龙的地段居民曹礼碧全家,一提起当时的情景就要落泪。他们也送来花圈,以表哀思: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全家想念您。芦振龙家乡聊城某企业驻渝办事处的徐正才等6人,得知小老乡为重庆人民献身的事迹后,他们为家乡又出了一位英雄而骄傲。连日来,市长公开电话成为“热线”。不时接到市民强烈要求严惩凶手告慰英烈的呼声。
一女市民在电话里边哭边说:看了报纸,得知好民警芦振龙大学刚毕业才分到派出所,还没转正就被那些横行霸道的“杀手”残忍地杀害了。他们明知道是民警,还那么凶残,可想而知他们是何等丧心病狂,对这些残暴之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昭天理。振龙是那么年轻、那么善良、那么……(大哭不止,说不出话来)他为社会稳定付出了生命,社会应该表彰奖励他。
一退休职工哽咽着说:看了报纸,心酸得很。他被歹徒砍了 21刀,还那么英勇地撑起来。与歹徒搏斗,是何等惨烈!为什么不保存遗体?不让英雄的父母看一眼?(注:老人误以为芦的遗体已被火化,经工作人员解释说英雄的遗体并未火化,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已派人去接英雄的父母来渝。老人才连说谢谢,挂断了电话。)
一大学生在电话说:芦振龙大哥被那些“吃血泡饭的杀手”杀害了让人悲愤万分。这些凶手目无法纪,横行霸道,是社会的渣滓,连公安民警他们都敢杀,不严惩,社会将永无宁日。一个小女孩哭着说:芦叔叔真勇敢,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一个大学教师说:芦振龙牺牲了,他为社会付出了生命,社会也应该厚待他。政府也要多关心、多鼓励,以激发群众的正义感和见义勇为的勇气和信心!怎样对待英雄,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年一代是一种警示。据市长公开电话值班室工作人员介绍:这几天有上百个电话了。
把芦振龙烈士的牺牲理解成一种不怕死是很肤浅的。芦振龙的确不怕死,他派出所的同事讲,他有一次和同事去抓一名抢劫、强奸的逃犯,当敲开逃犯窝藏的房间大门时,芦振龙本能地把同事往外一推,自己首先就冲进了屋。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这个细节让他所里的同事很感叹,说振龙就是这样处处先人后己。他们说振龙有句座右铭:爱人如己。这四个字不容易做到,而芦振龙在平时都这么做,这是他生命中一条最主要的脉络。从这种角度理解,芦振龙的“不怕死”,只是他生命火花中的一点,他推开战友首先扑入险恶,与他节俭、帮人是一棵树上结出的不同果实,其根系都是共同的。
振龙牺牲后他的同事们都义愤难平、悲伤不止。这是一起屠杀警察的恶性案件,芦振龙在执法中惨遭毒手,而且歹徒们凶残狠毒,已远远超过了对芦振龙个人的怨恨,而是一种公然的挑战、一种对社会的报复。芦振龙的“不怕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根导火索,它点燃了所有公安民警胸中熊熊燃烧的火。这也使我觉得,罪恶有时是愚蠢的,它最终葬送的是它自己。在侦破这起震惊山城的特大恶性案件中,重庆市的公安民警们都显示了无比的愤慨。重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陈邦国听到芦振龙牺牲的消息后,异常震惊。他久久地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泪水在眼睛里滚动着。他的心在流血,他的眼在冒火,他发出了憋压在心中的伤痛与愤怒:“不惜一切代价,将凶手一网打尽,绳之以法,以告慰英烈。”在他掷地有声的严令下,“5·27”专案组迅速成立,侦破工作迅速展开……27日晚8时许,抓获凶手之一黄勇,连夜突审。29日凌晨,血案元凶魏建和钱勇落网。当两名暴徒被押回专案组指挥部时,当地数千名居民手举锅瓢、木棒、铁铣愤怒地将两名歹徒团团包围住:"打死暴徒,为振龙报仇!"猖獗一时的魏建、钱勇被吓得瘫软在地。
5月29日中午,主犯周游向警方投案自首。
5月30日凌晨,主犯付华荣一露面,即被擒获。
5月31日凌晨,刘正模被抓获。
5个昼夜10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专案组抓获了6名歹徒、15名涉嫌窝藏包庇的人员。但最后一名暴徒"强儿"仍未归案。专案组查明"强儿"的底细,他本名陈富强,四川达川市复兴镇人。专案组两上达川,最后在其亲戚付成专家抓获正企图自杀的陈富强。至此,所有凶手全部落网了。
芦振龙生前所在的高新区公安处副处长、"5.27"专案组的副组长黄代强后来说:"振龙兄弟用他壮丽的人生告诉我们:作为人民警察,我们可以死,但绝不可以退却!"
是啊,烈士鲜血尽化悲,英雄浩气自动天!
"振龙不死!"这是无数人民群众的声音,是无数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声音.把死去的振龙当作一个普通人来看,我发现芦振龙的故事朴实无华而又哲理深邃。我听说,重庆的人民要为芦振龙塑像,我也听说他们要把像塑在兰花村他牺牲的地方。我知道,其实芦振龙的像已塑在了人们心中,他的音容笑貌还那么新鲜,又那么具有活生生的质感。我希望他们把芦振龙的像塑得很亲切,不要像剑拔弩张的勇士,而像和和气气的邻居小兄弟。这是芦振龙的本质,他的一切英勇都源于他青春而朴实的心,如同这初夏的天空,热热地与我们如此相近、如此相亲。
我还能说些什么?这个5月,一个叫芦振龙的青年已经死去。
这个青年的塑像,已经被千万个群众完成了。
我觉得这个青年不只是英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