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用笔做刀枪 姓名:何云
别名:朱士翘
生辰:1904
民族:汉
忌日:1942.5
籍贯:上虞 永和
国家:中国
职业:战地记者
信仰:中国共产党
何云-用笔做刀枪照片

        
     (1905 — 1942.5) 何云,原名朱士翘,笔名何文、王再然、露蒂,上虞永和人。1919年,考入绍兴省立第五师范,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1923年,在上虞横塘庙诒福小学任教期间,受共产党员叶天底影响,开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1926年,国民党上虞临时县党部成立,任第七区党部第二分部委员。1927年7月,被《上虞声》三日报聘为《杂缀》栏目编辑,利用教学之余,撰写了《告乡长辈》、《农歌》等檄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唤起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1929年5月,国民党上虞县党部正式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1930年春,入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作旁听生。8月,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不久因家贫无力资助,转入公费的铁道传习所。
     “九·一八”事变后,何云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编辑《中国论坛》杂志,任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宣传部长,协助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反帝联盟工作。1933年6月,被国民党上海宪兵司令部逮捕,投入南京陆军监狱。七七事变后,获释。出狱后,先在南京编辑《金陵日报》,后调往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38年秋,党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1939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式创刊出版。之后,《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战火中蓬勃发展,报纸日发行量高达3万多份,报社的记者、编辑(包括印刷厂)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700多人,报纸也由原来的隔日刊改为日刊,还建立了强大通讯网,选派许多优秀采编人员到各地开展建报工作。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报社建立了新华书店和4个印刷厂,自制油墨,自造纸张。除印刷报纸外,还
     印刷党内刊物,北方局的《党的生活》、八路军的《前线》和《中国人》周刊、《抗战生活》、《敌伪动态》、《华北文艺》等数十种杂志的出版和发行工作,都由报社完成。报社还印刷发行了45万余册社会科学方面的读物和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及学校用书,50余万份传单与布告,为敌后广大军民提供了精神食粮,受到中共北方局和朱德总司令的嘉奖。1942年5月28日,何云在辽县大羊角附近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噩耗传来,北方局领导、八路军一二九师首长十分震惊和悲痛,刘伯承师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杨尚昆、博古、王若飞、胡乔木、陶铸等参加华北、延安等地举行的追悼大会,并撰写纪念文章,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任建春 整理)
    

Powered by
网同纪念和恋恋梅园携手打造互联网上最大的纪念园区
Copyright © aymi

请您留言| 相关连接 | 人物讨论 | 活动年谱 | 历史相册 | 纪念文选 | 管理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