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柳大纲纪念馆 | 姓名:柳大纲 生辰:1904年2月8日 忌日:1991年9月14日 籍贯:江苏仪征 国家:中国 职业:化学家 |
|||||||
|
||||||||
柳大纲,著名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字子如,1904年2月8日生于江苏仪征县。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物理助教,1927年任上海的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员,1928年任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编译员。1929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从此,开始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从事矿物原料化学、陶瓷玻璃原料的系统研究,为我国30年代制造陶瓷和优质化学玻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与吴学周一起对紫外、远红外分子光谱进行了长期研究,1946年他被选送出国深造,1948年,获美国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毕业后为报效祖国即行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热情投入我国科学事业,1949-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5-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务。在此期间,领导了X射线荧光屏硫化锌系荧光料的试制和日光灯荧光料的研制和推广工作,结束了我国生产有毒、价格昂贵的硅酸铍日光灯荧光料的历史,促进了我国照明事业的发展。 1952年底,柳大纲随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上海迁往长春并被任命为副所长。他在那里不计较个人专业,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了唐山林西煤矿风井流沙层和佳木斯糖厂厂房地基的加固工程。 1955年,柳大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学部委员。同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筹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他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出发,选择了物化分析(相平衡)专业,以国家将开发的青海茶卡盐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盐湖水盐体系物相分析的系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在大柴旦湖获得了B2O3(氧化硼)品位为13的柱硼镁石,确定了大柴旦湖为我国大型硼矿矿床之一。这一发现和硼酸盐的综合利用研究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及试验后,柳大纲于1963年提出了三个湖建三个厂为主线的构想,即以氯化物类型的察尔汗盐湖建立年产10万吨的钾肥厂;以硫酸盐类型的柯柯盐湖建立年产250万吨的食盐厂;以含硼锂的硫酸盐类的大柴旦湖建设一个生产硼锂的示范车间等。并在其后不顾年老体弱,多次来到青海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检查工作,成为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为盐湖化学的发展和青藏高原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苏联从我国撤走了专家,停止了有关原子能科学的援助,柳大纲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几个化学研究所的力量,接受了大量有关原子能化学的研究任务。他亲自领导了化学研究所三个研究室开展核燃料前处理和后处理工艺中关键问题的研究。柳大纲还组织与北京大学张表莲教授合作进行了高深度硼同位素的富集研究,为中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提供了测定中子流所需要的材料。 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奋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蓬勃发展,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成为我国具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并从中先后分出了感光化学、环境化学、成都有机化学、青海盐湖研究所和上海有机氟研究组,这一切均与柳大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柳大纲除本职工作外,还担负着许多社会工作。他从30年代起就是中国化学会的积极分子,曾当选为该会副理事长,并兼任应用化学委员会和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他还长期担任《化学通报》的主编。他曾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五、六届代表。他于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柳大纲于1991年9月14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 |
请您留言| 相关连接 | 人物讨论 | 活动年谱 | 历史相册 | 纪念文选 | 管理本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