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路神祠照片


 


径路神祠
姓名:金天氏(虚连鞮氏)休屠王
别名:莫邪
民族:屠各族
国家:匈奴汗国

 

        在现在的新疆东部,甘肃宁夏全部陕西西部的祁连山脉(金山),蒙古草原广大区域,曾经矗立过一统大漠南北河西走廊匈奴诸王、威振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度,那荣耀的光环千百年来依然散发着光芒,照耀着他的子孙后代;我们的汗国------匈奴汗国。
     以华夏始祖为族源或将族源追述至华夏民族起源时期,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事实。我不认同一些学者所谓的“伪托中原名族,冒引华夏名人为先祖”的说法。鲜卑慕容氏称“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氐族苻氏则称“其先盖有扈氏之苗裔”。羌人姚氏自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匈奴人赫连勃勃在建国之后下诏书说:“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音殊中国,姓改姒氏,故从母姓为刘。子而从母,非礼也……帝王系天为子,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虽弃刘姓,却肯定了《史记》以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的说法。是不是匈奴真的是夏后氏之苗裔呢?下面我就中国历史中各时代出现的北方民族部落联盟的时间顺序和族群迁徙状态,对匈奴族的真正起源进行深刻的剖析。
     匈奴人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没留下关于自己祖先起源的记载。从《魏书。高车传》中可以看到一些影子:相传匈奴单于生了两个女儿,姿容艳丽,无人可比,国人皆以为天仙。单于认为自己两个女儿不可配与凡人,应送与天神为妻,于是在草原上筑了一个高台,把二女放在高台之上,敬请天神来迎娶。四年之后,仍没有天神来娶单于的两个女儿,这时却有一头狼昼夜守在高台之下嗥呼,长时不去。于是小女儿认为此狼乃天神,遂下台随狼而去,不久生下后代,从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部落。
     (一)西戎的形成及部落联盟
     大约公元前17世纪,夏朝为东方的商国君主汤推翻,夏桀战败后被放逐到鸣条(今山西晋襄一带)后迁南巢,成为商朝的附庸,三年后死在亭山。夏桀的儿子淳维把父亲的女人收为己有,率众北走,开始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并自称本部落为“猃狁”。夏王室在古史传说中属于黄帝的后人,“猃狁”则是公认的夏后氏苗裔。《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著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我认为此等说法有欠缺,在中国的古史典籍中,记录匈奴最早的是《逸周书》卷7《王会解》“伊尹朝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殲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駒騐、騠、良弓为献。”该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篇中所列“空同”等十三种,是“战国时北方游牧部族的总名单”。此例又可以为《史记》、《战国策》有关匈奴的记载,提供一项重要的证据:战国时“匈奴”作为北方部落联盟已在塞外真实存在并崛起,与月氏、楼烦、东胡诸部落或部落联盟共存,并为中原各国所认知,见于当时史家的记录。《史记》中的“唐虞①以上有山戎、猃狁②、荤粥③,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如史学家所言“猃狁”夏后氏的苗裔,则就是明显的错误;因为唐虞不是在夏禹之后,而是在其之前,更何况记录“猃狁”是在唐虞以上就有了。因此作为“猃狁”,他的出现最早也应该是在商王朝之后;那么《史记》中的“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就应该为“唐虞以上有山戎、荤粥,居于北蛮,”。故应劭风俗通云“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就是后世牵强附会的结果。
     ①唐虞:传说中的远古时期。即唐尧、虞舜时代。唐尧是帝喾之子,姓伊祁。尧又称放勋灬,初封于陶,后又封于唐,所以称陶唐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在位一百年。唐尧年老后,不能亲政,其子丹朱又软弱无能,尧就把帝位传给舜。虞舜,姚姓,名重华。生长于有虞氏部落,因此称虞舜。尧老后,召集各部落首领商议继位者,部落首领们一致推举舜。舜代行国政30年后,尧禅位给舜。舜在位48年,都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于南巡中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北宁远九嶷山郊野)。唐虞时代约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
     ②夏禹:大禹名文命姓姒。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在位8年,于前2023年夏历8月劳累病亡。
     ③荤粥: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古史中的早期氏族部落,史学界认为“匈奴”是“荤粥”的同名译音,“胡”是“荤粥”“匈奴”的急读音。但现在却认为匈奴在夏朝时称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周朝时称猃狁、獯鬻,战国后才称匈奴,从而引起了匈奴族源的争论,有人因《史记?五帝本纪》中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而否定夏后说,但匈奴列传中还有冒顿单于北服浑庾、丁零、鬲昆……的记载,而这里的浑庾会不会就是上古时期的“荤粥”呢?或许匈奴是在战国时才形成的呢?要知道夏商周三代戎狄诸部互不统属,匈奴曾是华夏部落的一个小部族,直到战国后才壮大起来的……韦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北逐荤粥”,可以看出在黄帝时代曾经与黄帝部族相抗衡的部落联盟除了炎帝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联盟外,还有一个让黄帝头痛的部落联盟荤粥,在处理这些部族的问题上黄帝采取了联合炎帝部族而打击蚩尤北逐荤粥的办法。“北逐荤粥”指出了“荤粥”的活动范围是北方在草原,而被黄帝驱逐向更北的地方去了,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则提出在黄帝以后荤粥依然是草原的霸主,其部落又回到了与华夏部落相交错的位置被记录在史籍中。
     如此一来,对于北方民族的划分就有了明确的区分:即住在山地的“山戎”和居住在草原迁徙的“荤粥”。 “荤粥”之名能够和“山戎”相区别,其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该部族彪悍善战军事强大,有实力和山戎相区分或者说当时把同处草原的山戎驱逐到了山区。到了夏朝,荤粥与中原诸夏为邻并有密切的交往。荤粥的西方则是在西王母的族群管理之下,夏桀(前1653—前1600)被商汤驱逐出中原,他的后裔迁徙草原,应该是处于荤粥与西王母族群之间的地带生存繁衍。
     “猃狁”④是夏桀的后裔,“猃狁”在商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西周时期,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侵扰,当时诗人曾为此发出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不启,猃狁之故”的哀叹!公元前八世纪,周宣王(公元前823——前789年)多次出兵抵御猃狁的进攻,并在“朔方”建立城堡。诗人曾描写当时抵御猃狁的情况说“…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史学家认为“猃狁”是夏后氏苗裔似乎达成了共识;但对于“猃狁”出现的年代都很隐晦,不甘心于出现的太晚。事实胜于雄辩:“猃狁”在商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淳惟带着夏部族融入草原后,后裔更名“猃狁”是事实。殷商时期还有一个部族出现即鬼方。见于甲骨文,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鬼字有“隗”“溃”“愦”等异写。而“鬼方”⑤也往往与“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主要分布与山西,河北南部,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洛水,泾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至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时有有战争,为殷周之强敌。自契至商汤八次迁都应该也和“鬼方”的骚扰有关。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1191年在位)曾和“鬼方”进行了三年战争,才打败“鬼方”,“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关于这个部族也能在历史中找到他的踪迹:在中国历史中随着夏王朝的灭亡北迁,与夏休戚相关的另一个部族就是昆夷在历史中也消失了,因此作为“猃狁”(夏王朝苗裔)的外围屏障“鬼方”(昆夷苗裔)的出现是及其自然的。
     ④猃狁:夏后氏后裔,商汤灭夏后迁徙草原,此名称应该是人名(首领名字)而后演变成的部落名。相区别当时草原的其他部族。
     ⑤鬼方:夏后氏后裔部族,“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随着夏部落迁徙草原。
     在历史中“猃狁”的消失没有具体的时间,大概在周王朝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俨允⑥、荆蛮攻周之战后即不见于史册。但是在“猃狁”以后与周朝作战的部族又被另一个名字所替代,那就是犬戎⑦。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犬戎),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
     犬戎与周作战年表
     周穆王元年 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懿王元年 周懿王共犬戎之战
     771年 周幽王十一年 犬戎、西周之战766年 周平王五年 秦攻犬戎
     716年 周桓王四年 戎袭周使凡伯
     郑攻陈 714年 周桓王六年 郑抗北戎之战
     660年周惠王十七年 虢公攻犬戎
     ⑥俨允:猃狁的汉文异写。薛方昱在《狁考辨中》认为玁狁是我国西周之时活动于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强悍部族,曾同周人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给周人带来严重威胁.它的历史,前贤时哲作了大量研究,由于史料缺乏,许多问题仍疑而未决,黄盛璋先生在《玁狁新考》一文中,已综述了当前玁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争论.本文不拟对玁狁历史作全面考察,只就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意见,求教于大雅方家.一 猃狁与寺洼文化的关系解放以前,在甘肃省临洮县洮河两岸的寺洼山首次发现了寺洼文化.解放以后,寺洼文化不仅在洮河流域有大量发现,而且在渭水流域的漳县、庄浪,泾河流域的陇东地点和陕西的长武、宝鸡以及陇南白龙江流域,都有发现.其分布范围:“东界起自子午岭西侧,西界到达洮河流域,北界位于甘、宁两省接壤地带,南界深入陕西省旬邑、长武等县和宝鸡市南郊以及甘肃陇南地区.东西长约八百、南北宽约二百公里.其地望属今日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全部,天水、定西和武都三地区的部分以及陕西省咸阳、宝鸡两地区的北部边缘.
     彭裕商认为周人与猃狁的战争是有周一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猃狁本居西部瓜州 ,入周以后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向东迁徙扩展 ,其迁徙扩展的踪迹大致可考。周人与猃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 ,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此外 ,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 ,还有东周初年丰镐的归属 ,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南方的用兵 ,宣王时期南北用兵的先后关系 ,以及《诗?小雅》的年代等等 ,这些问题亦有必要重新认识。
     ⑦犬戎: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尹盛平认为据殷墟卜辞记载,从武丁开始,商王多次命犬侯率兵征伐周族,当时周族王室尚在豳地。犬侯是卜辞中的“犬力”之君,也就是文献中的畎夷之君。自战国以来,犬夷与犬戍被混为一族。犬夷则是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
     在此期间北狄或居于其中, “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北狄”是古代华夏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由此可以看出淳惟一族在周朝时已经在族源划分上被看做西戎而不是北狄。犬戎最兴盛时到了周的都城周围,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⑧的犬戎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狄戎迁都洛邑。在此之前,义渠戎⑨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⑩(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⑧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城彼朔方。——《诗?小雅?出车》 平在朔易。——《书?尧典》
     ⑨义渠戎:西戎的一种,中国东周时活跃于今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此处的狄人应作犬戎或猃狁)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猃狁),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战国时期秦与陇山东西两侧诸戎的关系,列大事表如下:
     公元前470年(周元王六年,秦厉共公六年),义渠来赂,绵诸乞援。
     公元前461年(周贞定王八年,秦厉共公十六年),秦灭大荔,有其地。
     公元前457年(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公将师与绵诸战。
     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秦厉共公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
     公元前430年(周考王十三年,秦躁公十三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
     公元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伐繇[绵] 诸。
     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出兵,西斩戎之王。
     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
     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取义渠地,置县,义渠王臣于秦。
     公元前320年(周靓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秦王北游戎地,至河上。
     公元前317年(周靓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义渠败秦于李伯。
     公元前314年(周赦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侵义渠,取其二十五城。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于甘泉,因起兵灭义渠。
     被秦穆公所吞并的八国或十二国,未详其名称,其未被吞并的,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邶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翟(据今临洮、渭源一带)、豲([huán环]据今陇西一带)等部,岐山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部。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不见秦与诸戎战争的记载,可能有一段相安时期,此期间距秦较近的大荔戎、义渠戎社会发展很快,战国初“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大概已经定居,由游牧转向了农耕。上述诸戎从黄河以西,泾、洛流域,到陇山东西,环秦分布,与西周时诸戎环镐京王畿分布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不同者,西周时诸戎部落名称记载不详,只笼统称为西戎、鬼戎、猃狁、薰育等诸戎部落群的总名;战国时诸戎部落与国家名称比较详细,这是由于诸戎社会有了发展,各部或立国称王,或自成部落,名显当地,而秦与诸戎的关系也比西周时与诸戎关系更为密切,了解得更加详细。诸戎最集中的地区,还是在秦的西方,以陇山山脉为中心。
     ⑩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彭国封在徐州,传国八百余年,国君名号做彭祖,第一代彭祖是籛铿,善于烹饪养生,
     以后的历代彭祖都继承了他的养生术。末代彭祖至少活了130岁,他教了商王武丁这一养生术,使他活了将近百岁,史载武丁在位59年。但武丁要垄断养生术,就追杀彭祖,彭祖西逃月氏,繁衍出月氏彭氏,武丁不罢休,加上彭国势力十分强大,他干脆打算灭掉彭国,彭国在武丁43年被灭,彭人四散,而有一支为追寻彭祖西迁,但未进入月氏,而是在甘肃彭原落脚,200余年后加入武王伐纣的联军,灭掉商朝,一洗亡国之恨,这支彭人后来融于西戎,成为彭卢戎,被义渠戎灭掉后溃散,其中一支西入月氏与月氏彭氏合流,匈奴驱逐月氏后,月氏彭氏怀念东土,被西汉政府安置在彭原月氏城,演变成后世的卢水胡彭氏。 所有彭氏支流中属卢水胡彭氏人口最多,至少占70%以上。
     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羌戎的一种,被义渠吞并。
     朐衍戎(在今盐池):羌戎的一种,被义渠吞并。
     鸟氏戎:西戎族,出自春秋时期陇西乌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至战国时期,陇西地区有乌氏国(今宁夏六盘山),是西戎民族义渠戎部族的一个分支。
     公元前771年,申侯向戎主借兵,一举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犬戎兵进城后企图赖在镐京不走。为了驱逐戎兵,申侯分别约晋侯、卫侯、秦君和郑世子“勤王”。四国君主率军到达镐京后,连夜筹议行动,决定采取围三缺一之策,驱逐、歼灭戎兵。午夜三更时分,由申侯在城内作内应,晋、卫、秦三国军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攻城,郑国军队在留下的缺口西门设伏。戎兵从西门溃逃,被诸侯军队打得大败。犬戎的都城甘肃静宁县威戎距义渠也不远,也在此次战争后完全陷落于义渠之手,犬戎在西戎霸主的情形急剧逆转,连连的战争失利完全改变了先前的优势转而归附在义渠之中。犬戎之名也不再见诸史册。
     义渠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猃狁族后裔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犬戎占领。义渠戎又和犬戎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猃狁强义渠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猃狁。公元前771年华夏四国君联合驱逐犬戎以后迅速在犬戎故地崛起,一举夺得霸主地位并收编了犬戎部族之一部和犬戎的部落联盟。建立的方国边界也到了秦国的咸阳附近。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曾有一段戎与秦的相安时期,此期间距秦较近的大荔戎、义渠戎社会发展很快,战国初西戎仿照华夏族开始筑城定居由游牧转向了农耕----“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上述诸戎从黄河以西,泾、洛流域,到陇山东西,环秦分布,对秦国的安危产生了直接的威胁,通过《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可以看到秦国为了解除来自西北部的军事压力,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花招和军事手段对西戎义渠威逼利诱,乃至不惜牺牲太后的尊严(宣太后和义渠王长期有染并生二子),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因起兵灭义渠,义渠国在其立国800年后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历史上的西戎扰华至此以义渠的消亡告一段落,西戎则依附与新兴起的北狄部落联盟之中。
     (二)北狄部落集团
     春秋中叶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期,乃至战国中叶以前,狄戎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这种情况以及春秋北狄(11)诸部的姓族,陕北、山西、河北诸地的戎狄文化遗存,都说明春秋时期的戎与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显区分,族类却比较接近。整个春秋时期的狄与戎,都与炎黄集团,有相当深的渊源关系。春秋时期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以后百年间,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代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说:“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即自公元前662年到前594年这半个多世纪,是赤狄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北狄与中原诸侯抗衡的主要是赤狄。
     (11)北狄:《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潜夫论?志氏姓》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仅说明与鬼方有渊源关系,而且王国维先生还断言他们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时所得“怀姓九宗”的后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强部之一,《志氏姓》又记述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潞氏灭亡之前的执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谟辑本,,说:“,,周,,文王第十七子侯之后,氏于国,潞有舒”,出于姬姓。,妘为祝融八姓之一,姬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1)赤狄又分为六部:
       ①皋落氏:晋人称之为东山皋落氏。其居地,前人有三说:一说在今山西省垣曲县。《水经注?河水》说:“河水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清水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狄之都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县东南有皋落镇。一说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后汉书?郡国志》上党郡壶关刘昭《注》引《上党记》说:“东山在城东南,申生所伐,今名平皋”,汉壶关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昔阳县。宋《乐史》说乐平县有皋落镇,“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及《山西通志?乐平县》都指明,这个皋落镇,,村,,在乐平城东南七十里。三说都认定是晋太子申生所攻打的皋落氏。申生伐皋落,在晋献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的理由据献公所宠爱的骊姬说:“皋落狄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削边疆。”又说,“且夫胜狄,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当时晋献公向狄人区域“启土”还处在开始阶段,晋国的实际控制仅汾涑平原,还未能越过沁水。
       今垣曲县皋落镇距晋都绛200里左右,正在晋献公时晋国边境的东方境外。除了当时晋国宫廷阴谋置申生于进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晋献公令申生“尽敌而返”,并在此以前东向伐骊戎,大概都出于驱除分布在晋国以东以南的戎狄,以便扫清通往周王境内的道路。后来晋文公收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可以说是晋献公东向狄入境内“启土”的继续。另一方面,晋国向东北的境土扩张,与狄、赤狄往东北退缩是同一进退过程。晋献公时东境不过沁水,今长治县及昔阳县境内的皋落部落遗址,当与皋落往东北迁徙有关。《左传》于闵公二年只记申生伐东山而没有说结果如何。《晋语》只说晋军“胜敌而返”。皋落显然没有被消灭,可能受到这次打击以后即往东北迁,先至今长治县境,再至今昔阳县境。皋落为赤狄强部,《左传》仅一见皋落氏名称,大概是由于以后仅举狄名,未详载具体部名的缘故。
       ②潞氏:又称路氏。居地今山西省潞县。在皋落氏衰落以后,潞氏是赤狄中最强的部落,有君长,中原诸侯称之为潞子。潞子婴儿娶晋景公的姐姐为夫人,与晋国曾保持一段友好相处的关系。公元前594年因潞氏执政舒刺伤婴儿,杀死晋景公的姐姐,晋国派兵灭潞氏。
       ③留吁氏:春秋初叶居地不详,春秋中叶居地于今山西省屯留县。
       ④甲氏:依《春秋大事表?四裔表》顾栋高的考证:“甲氏在今直隶广平府鸡泽县”,即今河北省鸡泽县。其地在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邢台市以南,可能是狄人占据邢国故地以后迁居之地。
       ⑤铎辰氏:春秋中居地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境内。
     ⑥廧咎如氏:在春秋中叶,晋献公时大概分布在今山西省中部。当时公子重耳从蒲邑出奔于狄,在今山西与陕西两省之间。重耳在狄,曾与狄君在渭水附近进行田猎,这大概是白狄。狄又伐廧咎如氏,得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给重耳,季隗嫁给赵衰。在潞氏灭亡时,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可能廧咎如氏先居于今山西省中部的西侧,后东迁今长治市附近已近太行山。《左传》成公八年记载,公元前588年,晋、卫两国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溃散以后,卫国收复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是廧咎如氏又进一步迁到了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的中部。
     2)白狄:姮姓,《世本》记作“媨姓”,注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误,究竟何者正确,如今很难定论,一般认为姮姓比较可靠。既是“太古之姓”,由来已很古远。白狄中有一支叫鲜虞,曾建立中山国。杜预《春秋释例》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春秋谷梁传集解》的作者范宁与杜预同属东晋人,他也说,“鲜虞,姬姓,白狄也”。到唐代,杨士勋《疏》说,范宁《集解》引自“《世本》之文”。但东汉时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认为鲜于,,虞,,是箕子的的后裔,属于子姓。《鲜于璜碑》也说鲜于“为箕子之苗裔”。姬姓、子姓为周及商王族之姓,可能是鲜虞华化以后出于攀附的说法,也可能鲜虞所建中山国的统治才出于姬姓或子姓。白狄,始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前此,公子重耳所出奔的狄,可能即白狄,说明白狄早已存在,只是不单独以部名出现。公元前578年,晋厉公命吕相为使致秦桓公《绝秦书》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白狄与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布区域,主要在今陕北及陕西洛水流域。后来鲜虞、鼓、肥等部建国,都在今河北省境内,也是白狄东迁,越过太行山向东发展。
     3)长狄,按《国语》与《孔子家语》的记载为漆姓,《史记?孔子世家》及《说苑?家语辨物》说厘姓。或谓漆为涞的误写,涞与厘同音,长狄应是厘姓。传说与姓族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西戎在族类方面比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与这种情况相印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今河套、阴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属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在龙山文化时期,又属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到了青铜时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长城沿线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夏家店上层文化分布,说明山戎人已南达这些地区,其它如阴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与北部,河北中部与北部以及陕北、河套等地区的游牧民族青铜文化,虽有一定的地区差别,但共同的特点占优势,并且受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从上述传说,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与内涵推测,春秋时的北狄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鬼方、猃狁,属于羌戎族系。长狄,始见于《左传》文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16年,又名鄋瞒,据孔子说是虞夏时防风氏、商代汪芒氏的后裔。因其人特别长大,号为长狄。长狄活动于齐、鲁、宋、卫之间,有长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南,可能因长狄得名。
     狄戎南面与诸夏往来,接受商周及春秋时期诸夏的文化影响,他们固然不断华化,也有一些诸夏贵族与人众融入其中,成为北狄的一种来源。另一方面,阴山以北的青铜文化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影响,而且与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戎狄青铜文化有较多的共同因素,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山戎、东胡(12)及阴山以北的胡人(13)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关系。
     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别是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及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从文化特点与内涵观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本编关于商族起源的部分已叙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际到战国中晚叶,夏家店上层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区、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辽宁省的朝阳市地区、河北省的承德市地区,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区也有发现。这是一种受商周青铜文化影响而又独具特点的游牧民族文化,多认为这是山戎、东胡人的文化遗存。
     (12)东胡:起源于兴安岭山原,这一点与“黄帝北逐荤粥”或有关联,胡与东胡共祖是史学家的共识。东胡的祖先据传是“屠何”,而匈奴(胡)的主导部族是“屠各”,“屠何”与“屠各”则是一名异译之故。大约是在商族的祖先从燕山地区南下到古河济之间的进程中,他们也随之从大兴安岭山原南下。屠何在辽宁大小凌河之间建立方国。春秋时北与燕为邻的称为山戎,战国末因分在东匈奴以东被称为东胡。
     (13)胡人:即“荤粥”也即匈奴,少昊的一个分支在草原游牧,“荤粥”在戎狄之前即以存在,但是在商周时期不见于史册,至战国时期才见于史书,“胡”是匈奴的急读音。
     商代甲骨卜辞,常见“奚”的称号,按《周礼》及《说文解字》的记载和解释,是一种奴隶的名称。为何把奴隶称为“奚”,有多种解说,很有可能如《周礼?司隶》所举“蛮隶”、“闽隶”、“貉隶”、“夷隶”一样,是奚人被俘掠沦为奴隶的。《周礼?秋官?禁暴氏》有“奚隶”的名称。到东晋及南北朝,东北有奚族,这是属东胡族系的游牧民族,定居于老哈河流域以后,逐渐转向农耕,辽代基本上与契丹同化。这支东胡族系的民族,与甲骨卜辞的“奚”有无渊源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商及西周的政治势力范围已达到辽西地区,那里的民族与商朝发生关系是可能的。进入战国,他们主要部分已经华夏化,也有一部分当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
     “狄”作为族称按《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不是他们的自称。 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太行山两侧,即今河北、山西两省的中部与北部,在狄人见于记载以前有北戎。《春秋》与《左传》所记,公元前714年,,周桓王六年,,“北戎侵郑”,前706年,“北戎伐齐”。在这以前,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宣王时,“晋人败北戎于汾隰”,在今山西省隰县一带。《左传》僖公十年,即公元前650年,“齐侯、许男伐山戎”。社预《注》认为“北戎即山戎”,孔颖达《疏》又征引杜预《春秋释例?土地名》说:“北戎、山戎,无终为一。”这个山戎是指太行山地之戎,与燕山及以北的山戎非一种。无终,《逸周书》称之为“代狄”,《后汉书》说:当战国初叶秦厉公灭大荔时,“赵亦灭代戎,即北戎也”。清代江永认为春秋初的北戎在黄河以北。当时黄河绕太行山东北流,侵郑、伐齐及齐许联军所攻伐的北戎,是在今河北省中部出没于太行山的戎人部落,晋国所败的北戎,在太行山以西。出没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戎人部落,其地理位置与西戎及伊洛之戎有区别,族属如同上所述是接近的。公元前661年,,周惠王十四年,,,齐桓公北伐山戎,是为了拯救燕国,这里所称山戎,分布在燕山及其以北,齐桓公进军一直到了孤竹,,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南,,,令支,,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南,,。分布在燕国以北的山戎,是战国时东胡人的先民,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北戎属于不同的族系,两者虽都因分布在山区称为“山戎”却不能混同,而误为是一种。
       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北戎,就是春秋中叶出现的北狄。因为北戎与北狄一样,主要进攻目标都是燕国以南的中原诸侯。公元前662年“冬,狄伐邢”,狄人最初见于记载,公元前661年,齐桓公与宋、曹等国救邢,前660年,狄又突然南下攻打卫国。当时齐、郑、宋都是诸侯强国,邢、卫、曹也是中等国家,竟至于齐、郑、宋等国出兵救邢、卫,都不敢贸然进军,公元前659年,狄人迅捷北上攻破邢国都城。邢人溃败南逃,齐、宋等国也只能把邢国迁都于夷仪(今山东省聊城县西南)残存下来。又在楚丘(今山东省曹县东南)筑城,立卫公子申为卫侯迁于楚丘,以后卫国人又几经迁都。邢、卫两国都由当时的黄河北岸迁到南岸以避狄难。狄人的一些部落,经如甲氏、廧咎如氏等也东迁到了邢、卫故地。
       北狄从公元前662年进攻邢国,到公元前559年破邢,三四年间使邢、卫两个姬姓中等诸侯国家残破,而齐、郑、宋三个大国及曹、许等中小诸侯在“攘夷”的旗帜下,由齐桓公统领也未能制服北狄。另一方面,当北狄残破邢、卫时,南方楚国北上,威胁随、蔡等姬姓南国,汉江诸姬多已被吞灭。《公羊传》评论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将北狄与楚相提并论。
       与北狄在太行山以东咄咄逼人的情况相反,在晋国以东、以西、以北,狄人的土地不断被晋献公兼并与蚕食。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继位,在位26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二胜”。其中除虞、虢、焦、滑、霍、杨、韩、魏八国是姬姓诸侯,也还有若干异姓诸侯。依据晋国周围都是戎狄及晋献公向狄人地区“启土”等情况推测,其中应有不少戎狄部落。
       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姬姓,小戎允姓,《史记?晋世家》却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重耳在太子申生死后,被晋献公逼迫,“遂奔狄。狄,其母国也”。在重耳出奔之前十余年,大约在晋献公即位后的几年中,将伐骊戎,进行占卜,得“胜而不吉”之兆,会造成“戎夏交摔”的后果。这支称为骊戎的部落,在晋国东边,又称“丽土之狄”。晋献公攻打骊戎,获骊姬,有宠。骊姬设计把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派到绛都以外去守城、拓土,以利于她在内设计陷害他们达到使其亲子奚齐继位的目的。于是买通献公的亲信梁五、东关五两大夫向献公献谋,说曲沃有宗庙在那里,蒲与屈两城在边境上,这三个地方都不能无主,“宗庙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又说:“狄土广漠,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建议晋献公派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省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省吉县东北),太子申生居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并且向广漠的狄人地区去开拓疆土,取来做晋的下邑。蒲与屈,在今山西省中部的西侧,黄河的东岸,离晋国都城都不过三四百里,以外便是诸狄所占有的广漠之区,是晋国“启土”拓疆的对象。
       公元前661年当太行山以东北狄威胁邢、卫的时候,晋献公建立上下两军,次年冬命太子申生统下军进攻东山皋落氏(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败退,往东北迁徙。
       以上所述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北狄,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诸部受其节制统一号令故统称为狄。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逼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奔狄,夷吾从与狄接境的屈邑奔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前653年,晋进攻屈邑以南的狄地采桑(今山西省吉县),狄人败退,晋统帅里克也只能“拒之而已,无速狄众”。次年狄人即发动进攻,报采桑之败。这一支狄,从地理方位推测应是白狄,在重耳居狄时,曾向赤狄廧咎如氏进攻,掠取其二女叔隗、季隗,这一事例也说明重耳所居的是白狄,只是此时白狄仍在北狄联盟中未单独以其部名出现。而当时晋国,戎与狄不分,驱戎、大戎、小戎又都称之为狄。到公元前638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姜氏戎被安置于晋国南部,公元前627年白狄又单独以其部名见于记载,于是晋国南有姜戎,西北有白狄,北面与东南面有赤狄,戎狄的区分较为清楚。晋惠公在位的14年(公元前650—前637)谈不上向戎狄“启土”,狄人反而向晋曾大举南下进攻,一度威胁晋国的都城。
       当晋国统治集团分裂、诸公子争位的时候,周王室也发生了分裂与王位之争。北狄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向周与晋的边疆紧逼。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去世,大夫苏氏串通卫、燕两国逼新即位的周惠王出奔,立王子颓。郑厉公杀子颓,周惠王命齐桓公伐卫,卫国战败,苏氏据温邑,,今河南省温县,,叛周。公元前650年趁晋献公新丧,晋国大乱,北狄攻占晋国东边的骊戎地区,又灭苏氏所据温邑,与周王隔河相望。
       公元前644年,秦穆公对晋惠公背信弃义大张挞伐,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一战,晋全军覆灭,惠公被俘。晋国西北的狄人趁机攻下晋国北部的狐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受降,又渡汾河攻占汾河东岸的昆都(今临汾市南)。这三处地方离晋都绛仅50里左右,对晋国造成了严重的威协。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了内乱,宋襄公试图代齐桓公称霸,结果在鹿上(今安徽省阜县南)举行盟会时被楚国活捉,宋国从此走向没落。当时诸侯唯有郑国比较强大。公元前636年郑文公攻打滑国(今河南省偃师县境),滑与周王接境而又与周王保持良好关系。周襄王派其两大夫去郑为滑说情。郑文公竟将周王使者扣押起来,要挟周襄王屈从。周襄王于是派大夫颓叔、桃子请隔河相望的赤狄出兵讨伐郑国。狄奉王命深入郑国,很快攻下了栎邑,距郑国国都不足百里,对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郑文公是一个极严重的打击。
       当周襄王请狄伐郑的时候,大夫富辰力谏,说“郑在天子,兄弟也”,“弃亲即狄,不祥”。后来狄师大败郑国,襄王希望与狄联姻以进一步依靠北狄的力婚姻旧姓姜、任两姓中娶后,而从隗姓赤狄中娶,“非礼,且弃旧也”。富辰认为“狄,封豕豺狼”,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狄在当时与晋、与周都有联婚,但与诸夏还有较深刻的民族与文化方面的隔阂。
       周襄王希望利用狄人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狄人希望利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威迫诸夏。两者发生了矛盾,而襄王的弟弟王子带,早已觊觎王位,结党,与狄隗后私通,企图利用狄人的力量夺取王位。周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废黜隗后,于是狄人与王子带的党羽颓叔、桃子等人立王子带,以兵攻襄王。襄王兵败,逃奔郑国汜邑,,今河南省襄城县,,。狄人掳周大夫原伯、周公忌父、富辰、毛伯等,置王子带及晚后于温邑,以观诸夏动静。
       春秋初中叶,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天王,诸侯的共主,当时争霸的诸侯,必须高举“尊王”与“攘夷”两面旗帜,并且做出实绩,才能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周襄王在汜邑号令诸侯“勤王”,秦穆公首先响应,率师东来。这时晋文公已于上一年即位,地位虽并不十分巩固,但他的谋臣都认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狐偃说:“求诸侯莫如勤王”,他认为要想继承晋文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晋武公统一晋国的业绩,并且使晋国“启土安疆”,必须抢在秦国以前使周襄王回到王城复位。赵衰也说:“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命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于是晋文公一方面劝阻秦兵,同时“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并率军围温,杀王子带,纳襄王于王城。晋文公一举而逐狄,周王把原属于周王的阳樊、温、原、櫕、茅等处“南阳之地”赐给晋国,这些地方在襄王出奔之前多已被狄人占据。于是晋的东面,太行山以南地区全归晋有与周隔河为境。晋文公从此走上了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道路。与晋争霸的主要是楚国,此后百年当中,大体都是晋楚争霸时期。
       当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之后,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纳周襄王于王城之前的近10年中,北狄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接壤地区,即春秋时期河济之间及济水中游,也试图发展其势力,以控制齐、鲁、宋、卫诸国。
       齐桓公还在病中时,他的四个公子已各树党羽,准备与太子争位。桓公去世后,就互相打起来,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尸”。宋襄公以霸主的姿态立太子昭,是为孝公,但争位的四公子出兵攻太子,结果被宋及曹、邾联军打败。在这场诸公子争立的战争中,狄人支持四公子。而卫国又企图趁王室有难,齐国内乱的机会兼并邢国,狄又卷入了这场争斗。公元前640年狄与齐、邢等会盟,共商对付卫国,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元前635年晋文公逐狄纳王,卫国也趁机灭邢。狄在河济之间的扩张也基本上被挫败。但有一部分狄人部落,越过黄河在河济间及济水中游活动于宋、曹、鲁、卫之间。其中有一部分即长狄。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大败,晋文公霸主地位得以确立。城濮之战刚刚结束,晋文公即“作三军以御狄”,公元629年,“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对晋国而言,北狄仍是其后方最大的威胁。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以前,晋国范文子说:“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秦、狄、齐、楚皆强,不尽力子孙将弱”,在晋文公争霸的过程中,狄仍是与齐、秦、楚相提并论的强大力量,但随着晋文公霸业的发展,北狄已走向衰落。从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时起,到公元前627年白狄的名称出现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称出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在这30余年中,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联盟较为统一的时期,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其共主地位,已逐渐被潞氏取代。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乱”,卫国趁机向狄发动进攻,迫使狄向卫请和。当年冬,晋文公去世。公元前627年,狄又趁晋新丧,晋襄公继位即与秦军战于崤的机会,向晋发动进攻,到达箕邑(今山西省蒲县东北),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与姜戎在崤一举全歼秦军,即回师,“败狄于箕。郤成子获白狄子”。这是白狄部名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白狄虽仍是赤狄的从属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却已经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公元前616年,鲁国公孙得臣“败狄于卤,获长狄侨如”。长狄和白狄一样,虽仍在北狄联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单独的部名活动了。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单独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其它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即次第被晋国兼并。公元前594年灭潞氏,其酋长婴儿被晋俘虏带归晋国,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王献俘。
       潞氏灭亡,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前593年,晋灭甲氏及留吁、铎辰,前588年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但狄人在晋仍有相当长时期合而未化。整个春秋时期,晋军中仍有“狄卒”的记录,晋国境内也有狄人的活动,公元前496年晋国诸大族矛盾激化,范氏、中行氏之党析成鲋、小王桃甲“率狄师以袭晋”。到战国初,公元前378年还有翟,,狄,,败魏师于浍的记录,此后被晋国拆散而分属于晋国诸大夫大族的赤狄余众,都已华化。
       在晋灭潞氏时,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大概是由于随赤狄灭亡,部众离散,不复成为部族的缘故。
       分布在秦、晋两国之北的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即脱离北狄联盟与晋结好。晋国这一成功,不仅当年与白狄进攻秦国,还可以认为这实际上已拆散了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从而可以利用众狄对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拢众狄与晋结好。因此,白狄脱离赤狄与晋结好,是晋国在北狄联盟彻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关键性的胜利。在白狄与晋结好以后,白狄也曾与秦国联合进攻晋国。秦、晋两国,二方面都想拉拢白狄,同时又都一步步侵蚀白狄的土地,逼白狄东迁到太行山以东才得以存在。
       在白狄东迁以前,最重要的事件,是晋悼公“和戎”政策所取得的成功。
       公元前569年,分布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的无终部酋长嘉父,派人请晋国强族魏绛转送给晋悼公虎豹之皮,请求推行和戎的政策。魏绛向晋悼公进言和戎有五利:戎狄游牧,贵货轻土,可以用货物换取戎狄的土地;边鄙不再有惊恐,人民习于耕作,可以得到丰收;戎狄听命于晋国,四邻为之震动,诸侯就会屈从于晋国的威严;以德使戎狄安宁,晋国无军事的劳累,装备也不致损耗;以后羿恃其武力而亡为鉴,推行以德服人的政策,远方戎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得到安定。这主要以和平手段代替武力夺取以获得戎狄的土地,并得到戎狄的人力来加强其争霸实力的政策。推行八年,结果晋悼公“九合诸侯”,加强了晋国霸主的地位。自晋悼公以后,秦、晋两国的北面已没有狄人的活动。白狄的主力已转移到太行山以东。《左传》襄公十八年《经》:“白狄始来。”杜预《集解》:“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鲁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这是太行山以东出现白狄最早的记录。白狄东迁以后,活动的中心在今山西省东北部的盂县以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围。
       到了春秋时期的晚叶,已不见白狄的名称,而以鲜虞包举白狄其它各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述晋国灭肥,《春秋》记为“晋伐鲜虞”;《左传》昭公十五年记晋师围鼓,《春秋》也只记“伐鲜虞”。大概在春秋晚叶,白狄中鲜虞、肥、鼓等各部,虽有部名自立,实际上受着鲜虞的控制。
     从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时起,到公元前627年白狄的名称出现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称出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在这30余年中,是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联盟较为统一的时期,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其共主地位,已逐渐被潞氏取代。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乱”,卫国趁机向狄发动进攻,迫使狄向卫请和。当年冬,晋文公去世。公元前627年,狄又趁晋新丧,晋襄公继位即与秦军战于崤的机会,向晋发动进攻,到达箕邑(今山西省蒲县东北),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与姜戎在崤一举全歼秦军,即回师,“败狄于箕。郤成子获白狄子”。这是白狄部名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白狄虽仍是赤狄的从属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却已经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公元前616年,鲁国公孙得臣“败狄于卤,获长狄侨如”。长狄和白狄一样,虽仍在北狄联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单独的部名活动了。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单独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其它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即次第被晋国兼并。公元前594年灭潞氏,其酋长婴儿被晋俘虏带归晋国,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王献俘。
       潞氏灭亡,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前593年,晋灭甲氏及留吁、铎辰,前588年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但狄人在晋仍有相当长时期合而未化。整个春秋时期,晋军中仍有“狄卒”的记录,晋国境内也有狄人的活动,公元前496年晋国诸大族矛盾激化,范氏、中行氏之党析成鲋、小王桃甲“率狄师以袭晋”。到战国初,公元前378年还有翟(狄)败魏师于浍的记录,此后被晋国拆散而分属于晋国诸大夫大族的赤狄余众,都已华化。
       在晋灭潞氏时,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大概是由于随赤狄灭亡,部众离散,不复成为部族的缘故。
       分布在秦、晋两国之北的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即脱离北狄联盟与晋结好。晋国这一成功,不仅当年与白狄进攻秦国,还可以认为这实际上已拆散了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从而可以利用众狄对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拢众狄与晋结好。因此,白狄脱离赤狄与晋结好,是晋国在北狄联盟彻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关键性的胜利。在白狄与晋结好以后,白狄也曾与秦国联合进攻晋国。秦、晋两国,二方面都想拉拢白狄,同时又都一步步侵蚀白狄的土地,逼白狄东迁到太行山以东才得以存在。
       在白狄东迁以前,最重要的事件,是晋悼公“和戎”政策所取得的成功。
       公元前569年,分布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的无终部酋长嘉父,派人请晋国强族魏绛转送给晋悼公虎豹之皮,请求推行和戎的政策。魏绛向晋悼公进言和戎有五利:戎狄游牧,贵货轻土,可以用货物换取戎狄的土地;边鄙不再有惊恐,人民习于耕作,可以得到丰收;戎狄听命于晋国,四邻为之震动,诸侯就会屈从于晋国的威严;以德使戎狄安宁,晋国无军事的劳累,装备也不致损耗;以后羿恃其武力而亡为鉴,推行以德服人的政策,远方戎会来归附,国内也会得到安定。这主要以和平手段代替武力夺取以获得戎狄的土地,并得到戎狄的人力来加强其争霸实力的政策。推行八年,结果晋悼公“九合诸侯”,加强了晋国霸主的地位。自晋悼公以后,秦、晋两国的北面已没有狄人的活动。白狄的主力已转移到太行山以东。《左传》襄公十八年《经》:“白狄始来。”杜预《集解》:“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鲁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这是太行山以东出现白狄最早的记录。白狄东迁以后,活动的中心在今山西省东北部的盂县以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围。
       到了春秋时期的晚叶,已不见白狄的名称,而以鲜虞包举白狄其它各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述晋国灭肥,《春秋》记为“晋伐鲜虞”;《左传》昭公十五年记晋师围鼓,《春秋》也只记“伐鲜虞”。大概在春秋晚叶,白狄中鲜虞、肥、鼓等各部,虽有部名自立,实际上受着鲜虞的控制。
       鲜虞的名称,最早见于《国语》。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问史伯何处才能得到安居,史伯说,在洛阳王城以北除有燕、卫等诸侯,此外还有“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所提到的狄诸部落,除鲜虞属白狄,其余大体都属赤狄,所以史伯所说鲜虞实际上是代表了白狄。在史伯这一次提到以后,直到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鲜虞才再度出现于史册,其间244年,该部并非不存在,只是包括在北戎、狄、白狄等统称当中。白狄东迁,鲜虞迁到了河北省正定县一带。白狄东迁以后,仍不能得到宁居,肥、鼓两部先后被晋灭亡,鲜虞虽屡经攻击,却于公元前507年,向晋国进攻,败晋师于平中,,今地不详,,,俘晋大夫观虎。在取得平中战役胜利之后的下一年,鲜虞即以中山的‘名称出现于史册。可能在胜利之后,建立了中山国,并迁居中山城。中山城在今河北省唐县境,“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鲜虞之所以从今正定县北迁百余里,大概是为了避免晋的报复,迁到有险可守的地方以自固。以后晋国虽屡次伐鲜虞、围鲜虞,终于未能达到兼并鲜虞的目的。相反,在公元前497年一前491年晋国强族智、韩、赵、魏四氏联合起来兼灭范氏、中行氏的斗争中,中山国应齐、卫等国要求,出兵救范氏、中行氏。虽未能使范氏与中行氏免于灭亡,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山国俨然以诸侯的姿态与齐、卫等国并列了。
       在范氏、中行氏既亡之后,晋国赵氏、智氏都曾出兵攻中山。公元前489年“晋赵鞅率师伐鲜虞”。大约在公元前457年至前453年间,“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此后直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有三四十年,中山国大概被赵国打散,国虽未完全灭亡,也已非常残破。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以当地诸侯最高爵位自立,从中人迁于顾,,今河北省定县,,,其后继者桓公迁于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又一次从太行山东侧交通要道迁入山地。当时中山国可以说在邻近赵国的腹心地区,与北面燕国相距也不甚远,中山武公称公而燕、赵之君都称侯。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假道于赵国进攻中山,于公元前406年才攻克灵寿。当时中山国可能桓公在位,他是一位较年青的国君,利用地势险要和兵民顽强守卫与战国初叶最强大的魏国战斗了三年。中山国灭后,魏文侯封太子为中山君,以著名的政治家李克,,即李悝,,治理中山,封乐羊于灵寿以镇中山余众。鲜虞中山自公元前506年建国,到前406年灭于魏,历时百年。
       魏灭中山,境土扩张到了赵国腹地,魏、赵、韩三家所结成的分晋联盟矛盾越来越公开化,只是慑于魏的强大未完全破裂。公元前383年,赵军攻卫,被魏国救兵打败,赵求救于楚。赵、楚夹击魏,占领了中山国的棘蒲和魏国的黄城,,今河南省内黄县西,,,于公元前381年战争结束,强大的魏国被打败。魏属中山自然不可能在赵国心腹地带继续存在,中山国故地要么为赵有,要么被中山余众复国。历史事实证明是后者。
       《史记?乐毅列传》说:“乐毅者,其先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大约在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又得以复国。
       公元前377年,“,,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次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是中山已复国与赵不能共立的证明。此后中山国大概存在了70余年,于公元前296年灭于赵国,公元前295年绝祀。
       中山国前期存在100年,后期也在魏、赵、燕三大强国的夹缝中存在70余年,是春秋战国之际至战国中叶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可观的诸侯,尤其后期中山国,运用其内政、外交,周旋于七雄之间,曾经称王,《战国策》有《中山策》,当时的纵横策士,颇看重中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实力,说明中山国足以立身于七雄之间。据记载中山国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的腐败,日以继夜地歌舞才至于身死国灭,该国文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从出土文物看,后期中山国虽仍保留某种程度的戎狄之风,但已经华化,中山国的青铜铸器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中山王方壶铭文,在迄今发现的铜器铭文中,有很长和很出色的铭文。这些出土文物,证实了历史文献所记中山国的存在是可信的,当时诸夏已经不以戎狄看待中山国了。中山国的王族攀附姬姓或子姓,也是鲜虞华化以后的一种与诸夏认同的表现。
       白狄的其余部分:肥氏,东迁后分布在今山西省昔阳县一带。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遂入昔阳,灭肥”。肥灭以后,其余众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迁到了今河北省藁城县境,以后白狄鼓氏被晋灭亡,肥氏余众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东省肥城县境,都相继华化。
       鼓氏,分布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公元前527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鞮归”。晋攻克鼓城以后,献俘于宗庙,却把鼓子鞮放归,使他叛鲜虞而附晋,在肥氏故地昔阳复立。公元前520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此外,狄有仇由氏,分布于今山西省盂县境,也是鲜虞的附属,灭于赵。狄无终氏,又名代狄或代戎,在太行山北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战国初,赵襄子先以女弟妻代君,又邀代君饮晏欢舞,伏兵杀之,灭代。赵国在灭代与中山两狄人建立的国家之后,北与燕国为邻之外,又与林胡、楼烦、匈奴相接。在被中原诸夏国的联合打击下,兴盛一时的北狄部落联盟土崩瓦解,全面溃败退向草原,草原上出现了更多的小部族。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三)匈奴(胡)部落集团
     匈奴(胡人)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前沿。战国晚叶,北狄部落联盟土崩瓦解退向草原,草原上出现了更多的不相隶属的小部族,为胡人兴起提供了便利之门。匈奴最为强大的表征是:胡人以东有东胡,胡人以北有丁灵(狄的音变)。战国末年及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所称北狄,都是指胡人、东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灵及以后铁勒、敕勒等译名,都在语音上可以与狄相通。但丁灵、铁勒、敕勒是对这些民族的汉语译名,狄是中原诸夏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两者语源不同,含义也不一样。春秋时期北狄与羌戎族类相近,而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指胡人、东胡族系,与羌戎属完全不同的族系。也是史学家根据胡与狄的居住地域造成混淆了胡与狄的意识的结果。然而史学家往往忽视了在当时的称呼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史记匈奴传》。。。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史记秦本纪下》。。。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此时的胡与戎依然还有区别,匈奴显然还不能和西戎并为一谈,也就是说西戎还没有完全并入匈奴。贾谊在《过秦论》写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自战国晚期至汉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统治者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戎狄在诸夏国的进一步的打击下,已经不再形成力量了。而胡则成了北方草原的唯一统治者与秦朝汉朝为邻了。随着戎狄的消亡,战国时常见的“胡”的称谓泛指或分指北方各游牧部落,同时也是“匈奴”部落联盟的专用名词或匈奴主体民族的专用名词。也即是说:秦朝和汉朝时期在北方的西戎北狄都不能指胡,而胡能代指(包含)戎狄。
     在阴山以北,新石器时代分布着以细石器为特征的诸文化。细石器起源于华北,传播到蒙古高原形成以刮削器在生产工具中占优势的狩猎文化,与阴山、河套及其以南新石器时代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情况有明显不同。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纪末叶及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纪,即商代晚叶与西周时期,阴山以北也进入了青铜时代,在南西伯利亚、鄂毕河上游及哈萨克地区,分布着命名为卡拉苏克文化的青铜文化,其中发现了与商周器物颇相似的陶鼎、陶鬲及青铜刀、战斧、矛、镞等。这种青铜文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和乌尔札河、德勒山附近,也有所发现。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考古学与历史学界,均认为迫溯卡拉苏克文化的渊源,是受商文化影响较明显的一种独特的游牧民族青铜文化。这么广大地区的文化特征相近,说明这些地区的各部落族类相近,也与大漠以南长城以北各游牧民族在文化特点方面有相通之处。考古文化表明,匈奴与丁灵的起源有共同的渊源,他们都可归入胡人族系。阴山以北的青铜文化受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如上所述可能是通过与鬼方、猃狁等部的接触形成的,其中也可能是由于有部分夏人在夏朝灭亡以后,北上融入胡人之中带来的影响。战国时胡人南下,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赤狄。白狄应有相当多的部分已被同化于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时的北狄与胡人、东胡族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胡人起源于阴山以北,东胡人起源于大兴安岭山原,与羌戎起源于陇山地区不同;联系在于鬼方、猃狁及春秋时的北狄,有相当多的部落融化于胡人之中,成为胡人的重要来源之一。匈奴屠各的姓氏多元化较为突出的体现在胡对戎狄的融合性上。
     “戎"“狄”“胡”,分布在黄河流域、大漠南北,是由“荤粥”、“猃狁”发展演变而来。从“荤粥” “匈奴”的语音进行分析比较,这两个族名可能是一音之转,尤其是“荤”“匈”这两个字,可以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语音的不同译法。而匈奴的“匈”字与战国秦汉时代就作为匈奴专用名称的“胡”字,如果急读,也属于同一语音,与英文文献中“Huns”的“Hun”,罗马文献中“Hunni”的“Hun”也都是一个音。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荤粥”“鬼方”、“猃狁”的名称都不见于记载了, “荤粥”则在沉寂了千年后在北方草原又成为了最终的统治者。
     战国时“匈奴”的称谓,见于《逸周书》卷7《王会解》“伊尹朝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殲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駒騐、騠、良弓为献。”该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余太山据以推断:篇中所列“空同”等十三种,是“战国时北方游牧部族的总名单”。此例又可以为《史记》、《战国策》有关匈奴的记载,提供一项重要的证据:战国时“匈奴”作为北方部落联盟已在塞外真实存在并崛起,与楼烦、月氏、东胡诸部落或部落联盟共存,并为中原各国所认知,见于当时史家的记录;而匈奴主导民族主体“屠何”是北胡的一种长期存在。
     《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后世史家对于文中“匈奴”的真实性,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吴承志说:“此‘匈奴’当从一本作‘猃狁’。此乃《左氏春秋》所谓‘允姓之戎,居于瓜州’者,非《史记。匈奴传》居于北蛮之匈奴也。”蒙文通则说:“《本纪》言,‘七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于战国记匈奴为最先。《本纪》言匈奴,即《秦策》言义渠事,参互稽之,匈奴即义渠也。”蒙氏所谓“《秦策》言义渠事”。此等说法看似合理实则大缪。义渠的消亡时间在公元前272年,此时的义渠与秦之间一直处于战和状态,而秦史中与义渠的战争也是清楚明确的,因此此处的记录就不是义渠而是刚刚迁徙到此处的匈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为约曰:‘匈奴即人盗,急人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人,烽火谨,辄人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人,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人。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边城。”《太平御览。兵部》所引《战国策》文略同。此处指出有匈奴部落的存在,而后一句直接指出“单于奔走”,得出的结论就是:当时的匈奴是部落的联盟,可以领导的军队有十万人。可以指挥的北方胡种记录在册的有檐褴,东胡,林胡,时间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实际上,《太平御览》所引《战国策》“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大破之,煞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数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即作“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汉书。张冯汲郑传》冯唐又说:“臣大父言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此处“匈奴”与“檐褴”、“东胡”、“林胡”并举,表明他们在战国末年虽分属不同的部落但是确实是统一的部落联盟。
     《史记。匈奴列传》“东胡”条《索隐》引服虔曰:“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史记》卷102《冯唐列传》“东胡”条《索隐》引崔浩云:“东胡,乌丸之先也,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也。”。“匈奴”既然可以作为“东胡”定位乃至取名的参照,自然可以被称为“胡”,只是分居东西而已。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后,我们就要仔细来分析匈奴的族源成分,《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中关于匈奴的信息告诉我们两点:
     1.匈奴单于的姓氏是虚连鞮氏或栾鞮氏(也即汉匈音转:金天氏)。
     2.《晋书》载“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指出匈奴族的本部就是屠各族;另外,史学家认为:屠各族是休屠王的部落苗裔,而休屠王又是掌握匈奴族祭祀圣物的一个王,因此休屠王部实际就是屠各部。
     综上所述,就出现一个对《史记》《汉书》颠覆性的问题:匈奴不是夏后氏的苗裔,而是另有出处----金天氏苗裔!
     (四)屠何与屠各的辨证关系
     尽管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在猜测或撰写文章或者依据考古或该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臆断匈奴的前身后世。不管其结论如何都无法使人认同,因此本人在先后出现的北方诸族中寻找和金天氏族源有关的部族。
     “屠何”----春秋时期即公元前664年以前,辽西大小凌河流域的一方国名称,是一个几乎完全符合上述匈奴特点的民族。
     关于屠何,史籍中有过不少记载。《逸周书。王会篇》载:“不屠何,青罴,东胡,黄罴。”孔晁注:“不屠何,亦东北夷也。”《尔雅。释地》载:“东方之夷种有九。”李巡注:“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管子。小匡篇》:“中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尹知章注:“屠何,东胡之先也。”《通鉴外记。周纪二》载:“败胡貉,破屠何。九夷海滨,莫不来听。”房玄龄注:“屠何,东胡之先也。”《左转》载:“豹胡,亦即不屠何。”《墨子。非攻篇》:“古屠何亡于燕代胡貉之间。”上述史籍记载虽然简略,但仍传递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依据这些历史信息,我们就可以作出真实历史的判断:
     屠何属东北夷的一支,文化形态为东夷文化,传承于金天氏与单于姓金天氏相符; 屠何是与山戎东胡同时代并存于史的族群,记录清楚,不容混淆,与后世“屠各”一名完全相近,应该是不同地域的族群的音译;在图腾崇拜上(龙图腾)与汉民族和东胡相近(屠何乃东胡之先),表明在血缘关系上与华夏有熊氏部族、东胡部族均有直接的传承特征;也是除汉民族之外的崇拜龙的民族,其出处应该是同一个源头。
     前面所述,战国晚期的戎族都在诸夏国的攻击下溃散并融入了胡人部落,导致了匈奴的迅速崛起。胡人部落在地域上与山戎、东胡等北方民族相近相接,呈犬牙交错状态;领土广大经济比较发达,军事强悍有能力联合东胡、山戎等北方部族对南方汉族或临近部族发动进攻。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屠何”是在原居地被燕国侵占,原占据面积大为减少,后逐渐败亡而不见于史册,同时也都认同屠何已经形成了国家雏形的方国形态和部落联盟并且为北方诸族所认同。本人则提出不同的看法:屠何不是败亡,而是作为匈奴部落联盟盟主迁徙到古雍州至阴山一带放牧生息,“屠各(屠何)族”的匈奴(胡)意识形态及联盟国家形态既然为北方诸族认同,作为盟主的屠何族自然就会在联盟内迁徙放牧而不会再固定在原居地了,继而屠何族就是以史书上的匈奴族形式出现,然后才是《汉书》《后汉书》《晋书》中出现的屠各族。因此“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不是空穴来风;而“屠各族出自休屠王部的结论”就演变为“休屠王部自身就是屠各部的结论”则更为合理。
     尹知章,房玄龄注:“屠何,东胡之先也。”是正确的认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北逐荤粥”与“东胡起源于兴安岭山原“这一点有关联;胡与东胡共祖是史学家的共识,东胡的祖先据传是“屠何”,而匈奴(胡)的主导部族是“屠各”,都能证明东胡之西的匈奴就是胡。我们可以推演其迁徙路线是:黄帝时期以前“胡”就在北方草原上放牧,至黄帝时期被驱逐至更远的北方乃至大兴安岭一带,此时在北方的部族是黄帝后裔始均领导的北狄,尧舜时期“胡”再次南下并将北狄驱逐出中东部草原,夏时淳惟率众北走居住于北狄与西戎之间,与义渠相错据为邻,至商周时期各自建立方国:1.猃狁(西戎或犬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2.义渠(戎属):吞并猃狁等西戎在甘肃庆阳立都后融入匈奴(胡)3.鲜虞(狄属)建立中山国后融入匈奴(胡)4.屠何(胡属):在辽西大小凌河一带立国。成立匈奴汗国联盟迁徙至阴山一带。
     匈奴在公元三百年左右迁徙至阴山后的一段时间内,东胡和匈奴始终是实力不相上下的关系,至冒顿才灭其国,但是并没有消除东胡王的称号和灭亡其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东西胡的统一。这一点在五胡乱华时期“匈奴汗国”作为北方民族政权消亡的时候,有几十万人自号鲜卑,完全融入新的政权也可以看出屠何和东胡本出一族。
     (五)休屠各与屠各
     起初我按照休屠王的驻牧地也认为休屠王部和义渠和猃狁有关联,甚至认为是他们的后代,随着对史书的进一步的考证,这种认知漫漫就消退了。从前面的文中我们知道夏禹的后代,也是溶于戎族的“允姓之戎”(史书上的猃狁(允)或犬戎)居住地在西北的甘肃及陕西一带,狄则是不同于戎族的另一个部族,居住地在陕西中东至山西一带,而胡则是居住在山西以东的东北地区,随着狄戎的消散这一地带出现真空,胡联盟就迁徙到云阳以北阴山地区休养生息的。义渠是在西方的属西王母管辖的一个民族;相反匈奴的称呼显然比他要早得多,“胡”是匈奴的急读音,更早一些的时候,他们被称为"荤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Hunni〕和Huna)是同词源的。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从屠各族的姓氏中可以看出很多的渊源,是同一族中分离出来的姓氏,排在第一位的是金姓(匈奴族排在第一位的是金天氏),都清楚的将我们的目光指向比夏禹更早比黄帝更早的族群----金天氏。
     匈奴统治整个河西地区,有两个最大的“王”。一个是浑邪王《汉书》载为右奕蠡王在西城(今山丹县霍城),拥有祁连山下一片牧场,势力也教为强大;另一个是休屠王,王庭在谷水中游(今武威市四坝乡),拥有谷水中下游大片最好的牧场。休屠王部的分布地区在谷水中,下游。 《汉书.地理志》武威郡有休屠县,休屠城“是匈奴休屠王所理之地”,“本匈奴休屠王都。武威东北有休屠泽,休屠县和休屠泽是因休屠部活动,于此而得名。 《元和郡县图志》载:汉休屠县城在姑臧(今武威)城北六十里.《水经注》记休屠泽在汉武威县(今民勤县北)东北。直到十六国时始终保持休屠(休著屠名)的名号。《尚书禹贡》中的潴野泽,又名都野泽,匈奴驻扎河西时休屠王占有其地,又称休屠泽。泽者,水也湖也。史书记到:其时“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据《晋书?北狄传》说:北狄以部落为类,其入塞居者有屠各种、鲜支种、寇头种、乌谭种、赤勒种、捍口至种、黑狼种、郁卑种、萎沙种、赤沙种、秃童种、勃篾种、羌渠种、贺赖种、锺种、大楼种、雍屈种、真树种、力羯种:凡十九种。各有部落、不相杂错。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部。《晋书》卷97《北狄?匈奴传》所列入塞北狄19种,虽然并非都是匈奴,但排在第一位的“屠各种”最豪贵却也是史学家的共识,史学家按照东汉以后的部族名称和显存的官印来论证休屠王部众及其后裔是匈奴的重要部落,并且得出结论是屠各部的前身也是史家的共识,此处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休屠王部自身的起源不弄清楚,而仅仅是将其后裔说成是屠各,或是像唐长孺、马长寿诸先生考证的“屠各”是“休屠”、“休屠各”的异名或省称,则否定了“屠各种”最豪贵的单于地位。他们提出的证据是存世的几枚官印“休著长印”、“汉休著胡佰长” “休屠各胡叛”的史书文字。考察西汉历史:汉武帝时浑邪王部与休屠王部降汉,汉在缘边五郡故塞外置属国安置之。休屠王部部众被称为“休屠”,主要分布在凉、秦二州。十六国时期,有的休屠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大族。而“屠各”或异译为“休屠各”、“休著各”、“休著屠各”,可以混用。但是,“休屠”与“屠各”及其异译绝不混用。指出了“休屠各”与“屠各”已经发生不同的证据,汉武后休屠王部被汉王朝进一步分化了,对休屠王部的更低一级发出直接管理的印信,证据是出土的各类关于休屠王部的官方印信“休著长印”、“汉休著胡佰长”,休屠王部是“屠各”,之所以在其前面冠以“休”字是区别于单于本部“屠各”;因此“屠各”不是休屠王部演化来的。 在汉族的意识当中此时的南匈奴就是匈奴的正统地位,屠各始终是统领诸种的统治者,因此南匈奴可以包括屠各在内,甚至包括休屠王部,在书写方面“屠各”被分成左部胡和“休屠各胡”。南匈奴不能包括屠各是错误的认知,因为作为南匈奴的最高领袖本人就是屠各族,只是对于屠各族的分裂的认识不足。《晋中兴书》云:“胡俗: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种,最豪贵,故得为单于。”《晋书?北狄?匈奴传》则曰:“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
     唐长孺先生指出:南匈奴不能包括屠各在内,“所谓‘屠各种最豪贵,故得为单于’之说就难以成立。”的认知是错误的,他们的认知仅仅是从南匈奴世系中来判断的。第一代南单于比到第十三代南单于休利,世代父子、兄弟相传,有着明确的血缘关系,他们与先期降汉的屠各部落如果毫无牵涉,匈奴族内的其他部落也不可能承认他们的领导,第十四代南单于兜楼储到第十九代南单于于扶罗,与前十三代单于是否存在血缘关系,诸史虽没有说明,但是得到了匈奴整个族群的认同。休屠各胡作为右部主要的一支屠各部落,一直都没有反映出对其世系的怀疑,服从其领导是不争的事实。另据《晋书?刘元海载记》:元海(渊)父左贤王豹,豹父单于于扶罗,于扶罗父单于羌渠,其世系清晰可辨。刘渊是屠各,渊父豹、祖于扶罗,乃至曾祖羌渠,自然也都是屠各。《后汉书?灵帝纪》说单于羌渠是“休屠各胡”与南匈奴左部胡联手所杀,姚薇元先生所引《晋阳秋》、《晋书》、《魏书》,认定羌渠嫡出的刘渊是其大仇家的屠各种。唐长孺先生他们的错误在于对单于羌渠被杀的认识不足:单于羌渠被“休屠各胡”与南匈奴左部胡联手所杀,并不能证明屠各是他的大仇家。匈奴统治者内部(屠各)经常因继承的问题发生父子兄弟相残杀的事,比如汉初冒顿弑父自立事件,五单于争位事件直接导致的南北匈奴分裂,羌渠单于被杀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处于匈奴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汉族官员的介入。由於南匈奴单於与部众之间的矛盾长期积聚和不断激化,酿成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南匈奴的事变,作为南匈奴“国人”,屠各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题氏(即虚连题氏,虚连题也即金天氏之音转)及呼延、卜、兰、乔所谓“四姓”。《晋书.北狄匈奴传》关於“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於”的记载无可怀疑。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於嫡裔,绝非假托。南匈奴五部都以屠各刘氏为部帅,故五部匈奴都称为屠各,这不是所谓屠各之称的泛化,而是自古以来匈奴分成五部证据。
     南匈奴单于改姓刘氏(屠各)具体是从那一代开始的无从考证,但是自从南匈奴依附汉室后,发挥出匈奴“以母贵从母姓”的特性,改姓“刘氏”是羌渠单于被杀后才记录在史书上的,羌渠单于被杀是否是单于直系与其他的虚连题氏(其他的屠各王)相区别的一种敌视心态就不得而知了。
     综合前面所述 :“休屠各” 就是屠各的一部在汉武帝时期降汉后区别于屠各的异名称,不是后期史学家所认为的屠各就是“休屠各”“休屠”的省称,其部众则是匈奴休屠王部落。诸史所述匈奴故俗:其显贵大臣之一的右贤王,是必须由“单于子弟”担当的。休屠王在匈奴屠各中身份地位就非常的高,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祭天金人在休屠王的手中,祭天的地点在休屠王的辖地---龙城。休屠王的金人入汉后,武帝将其供奉在甘泉宫,后在云阳故地修建了径路神祠供奉。都证明休屠王部不是所谓的西汉杂种胡骑,是匈奴的“屠各种”,是虚连题氏(金天氏)的嫡系苗裔。
     匈奴“屠各”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的过程是:早期的屠何经过不断的战争逐渐扩大并最终成为北部草原的统治者,吸收了以夏禹后裔淳惟为主的犬戎鬼方,西王母为主的义渠(含被义渠吞并的诸戎),吸收了以黄帝后裔为主的北狄,将分开已久的东胡娄烦白羊等胡族重新纳入联盟,并驱逐了不是同一人种的印欧族大月氏等西方民族,在草原上建立了匈奴汗国。在汉人的心中第一次统一了对北方各民族的称呼---胡人。当时间进入到汉武帝时期,屠各的第一次分裂开始了,随着浑邪王杀死休屠王并挟持休屠王部众归汉开始,屠各的称呼就分成了“屠各”和“休屠各(休著屠各)”,屠各仍然在草原上,“休屠各(休著屠各)”则被汉武帝安置在平凉一带成为汉庭通往西域的屏障(休屠王子金日磾兄弟和母亲阏氏则被扣为人质在汉庭为奴)。而后金日磾显贵并一步步成为汉庭的中坚力量,与休屠王部的存在不无关系,最后金日磾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金氏后裔在朝中也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休屠王部也在西汉和东汉灵帝时期始终保持了中立于汉庭和匈奴之间的平衡力量。“休屠各(休著屠各)”延续到北魏时期都是强悍的部族,其后不见于史载。金日磾后裔一部分融入蒙古族,大部分则融入汉族。当历史到了南北匈奴对峙的时刻,屠各又一次开始分裂。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北匈奴的后裔在金山一带被称为突厥记录在了史册中;南匈奴则在于夫罗单于后改称为铁弗匈奴(屠各)部和独孤部。突厥部在唐代再次分裂,西突厥迁徙到新疆更西部繁衍成今天的土耳其(突厥的音转),东突厥则消失在鲜卑的后裔契丹和蒙古之中不见史载。独孤部则延续到宋代完全融入蒙古族,不见史载。
     “匈奴汗国”的“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说明屠各族没有放弃自身原有的族名,否则无法解释单于身为“屠各族”姓“金天氏”而不姓“允”或其他夏后氏的姓的根本现象。因此就得出作为北方草原的盟主其实就是金天氏的后裔的结论。东夷族少昊金天氏后裔的“屠何”一名凭空消亡后,作为“匈奴汗国”(胡)主导地位的“屠各”就出现在史书中,因此,屠何不是消亡而是以更大的名号所代替了,后世的匈奴种族第一位的屠各就是屠何的音转。
     (六)胡族官员称呼的独特方式
     “单于”是一个特殊的称呼,是部落联盟首领的特殊称号----天子。匈奴的主体“屠何族”在已知的记录(公元前664年)以前即已存在并成立方国;可以知道当义渠君主称王(公元前650年前)并延续到屠何迁徙的时候,匈奴的君主就已经在称“单于”了(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匈奴传》载“单于姓挛鞮氏,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显然就是说匈奴单于就是天子,这一称呼在夏后氏北迁苗裔的族群中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就算是成立过大小不一的方国也仅仅是称“戎王”或“狄王”而已,夏后氏苗裔被诸夏逐出中原后在草原部落中一度处于金天氏臣属的地位也可以得出结论:夏禹苗裔建立的方国“猃狁”(犬戎)融入义渠,义渠则在在秦王的打击下(公元前266—公元前280年间)消亡融入了匈奴(胡);在《逸周书》卷7《王会解》上没有再出现前面所述的戎族狄族的族名,充分证明了西北戎族被并入匈奴部落联盟的历史事实。
    
     在北方草原记录在册最早的见《逸周书》卷7《王会解》“伊尹朝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殲犁、其龙、东胡。”十三种;其后是《史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其后有戎狄或居于陆浑;猃狁;晋文公攘戎翟(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赤翟、白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秦穆公(公元前659年 – 公元前621年)得由余,西戎八国服於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豸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公元前266—公元前280年间秦灭义渠;至汉初匈奴汗国冒顿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晋书》载入塞胡十九种:入居塞者有屠各种、鲜支种、寇头种、乌谭种、赤勒种、捍蛭种、黑狼种、赤沙种、郁鞞种、萎莎种、秃童种、勃蔑种、羌渠种、贺赖种、钟跂种、大楼种、雍屈种、真树种、力羯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自屠何建立“匈奴汗国”起,完全得到了北方民族的认同,时间跨度千年,始终没有脱出“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的历史定论。
     在北方诸族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都自称黄金家族的后裔。例如:
     1.宋代的女真族建国的国号为“金”;
     2.蒙古的成吉思汗一再强调自己是黄金家族的后代,氏族称“孛尔只斤氏”(此处的“斤”本人认为应作“金”;
     3.明代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也先率众来降,被赐姓金氏;
     从这里我们看到,不管北方草原的何种何族,要想成事就必须高举“金天氏”这杆大旗,才能得到各个小部落的认同。这个道理在唐代的突厥族的称号上也得到合理的解释(突厥其实就是屠各的音转,见《新唐书。突厥》载:“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阳。。。。。。”)
    
    
     匈奴,这个强悍而伟大的游牧民族,曾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很长时间的英雄角色。而今,这个民族早已融合在世界特别是亚欧各民族之中。
    
     备注:1.突厥是屠各的音转,屠各是屠何的音转;
     2.栾鞮氏是虚连鞮氏的急读音转,是金天氏的汉匈音转:出自《通典。边防典。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三。边防九》单于姓挛鞮氏,按《后汉史》南单于比姓虚连鞮。虽相记有异,而其音相类。挛,力全反。鞮,丁奚反。
    
     “匈奴汗国” 国职官员及族属世系官职:
     左贤王、右贤王、左奕蠡王、右奕蠡王、左于陆王、右于陆王、左渐尚王、右渐尚王、左朔方王、右朔方王、左独鹿王、右独鹿王、左显禄王、右显禄王、左安乐王、右安乐王、凡十六等,皆用单于亲子弟也。其左贤王最贵,唯太子得居之。
     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则有左日逐、右日逐,世为辅相;卜氏则有左沮渠、右沮渠;兰氏则有左当户、右当户;乔氏则有左都侯、右都侯。又有车阳、沮渠、余地诸杂号,犹中国百官也。
    
    
     “径路”是匈奴刀剑名,而且匈奴有“径路神”(战神)。
     《地志》云:“径路神祠在雍州,云阳县西北九十里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处,秦夺其地,后徙休屠右地。”
     《郊祀志》(班固*汉书)云:云阳有径路神祠,祭休屠王也。径路神是匈奴的神祉----战神,是祭休屠王也。也就是说是匈奴金天氏的先祖神主也。休屠乃文戟公曾孙,掌匈奴右地。
     休屠王的妻子称为“阏氏”,按金氏谱记载:日磾母为徒单氏。
    
     我金氏枝繁叶茂,遍及大江南北,海内外,记录以上资料,立此宗祠望金氏子孙后代共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