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革命先辈 | 姓名:邵式平 生辰:1900年 民族:汉 忌日:1965年 籍贯:江西弋阳 国家:中国 职业:江西省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介江西弋阳县人,192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常委兼秘书长、中共弋阳特支书记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和方志敏、黄道等领导弋横暴动,创建红十军,历任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周建屏(1890—1938),江西金溪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伐军某部营长。1930年7月任红十军军长。邵式平、周建屏率红十军于1930年11月自皖赣边出师东进,一举攻克秋浦县城。 秋浦县(今为东至县境)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属皖南山区。东与徽州的祁门接壤,西南与江西彭泽、波阳、浮梁相交,境内群山起伏,山峦高耸,树木葱郁,地势险要,是我军从事游击活动的好地方。 1930年九、十月间,红十军在赣北纵横驰骋,先后攻下波阳、湖口、都昌、彭泽,威震长江。国民党皖赣会剿总司令部总指挥鲁涤平唯恐九江有失,慌忙调集了号称5个师的兵力在沿江集结,企图阻歼我军主力于彭泽一线。当时红十军没有执行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攻打九江的指令,而是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主动撤出彭泽,出敌不意地折向皖南,挥师东进,攻克秋浦,出击东流,威胁国民党安徽省府所在地的安庆市。 1930年11月5日(农历九月十五日),红十军在石门街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军运大会,邵式平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动员,周建屏作了军事分工:全军三个旅,第一旅一团、第七旅十团组成为全军先头部队,第四、七旅为后卫部队。即日晚,红十军约三千余人在秋浦的龙泉湾与波阳、秋浦联防队接火,全歼联防队,击毙队长范振木(另说范占元)。接着一夜急行军120里,冲破陈家镇、罗家亭、尧渡街敌人3道防线,全军于6日凌晨两点钟到达秋浦县城附近的鹫台山脚下。先头部队随即攻战友了鹫台山,并进驻座落在山上的秋浦县立南门岭高等学堂,在当地我党地下工作者、秋浦县立南门高等学堂教务主任刘进贤老师的带领下,动员了该校32名师生参加了红十军。当时,他们被送往赣东北苏区王家园红军医院党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省工农医院、红军总院和所属的4个分院去工作,为开辟和巩固赣东北苏区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我四、七旅红军后卫部队向县城推进时,击溃了守城军大约一营人。天亮之后,结束了全部战斗,县城四周山坡上红旗招展,一队队英勇的红军雄赳赳地开进县城,捣毁了国民党秋浦县政府各机关,烧毁钞票粮券,砸开了监狱,救出被捕的我地下工作人员刘学诚和一些进步人士等八、九十人。红军还打击了几家豪绅地主,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财产,开仓济贫。军政治部又派出宣传队张贴标语,维持社会秩序,在街头发表演说,宣传我党的政策和红军的纪律,号召秋浦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参加革命,支援红军。 6日下午大约4点钟,全军主动撤离秋浦县城,向波阳方向撤退,回师赣东北。刘学诚随军回到大板,军部也留下部分政工人员,在大板一带作短暂停留,帮助刘学诚等人到各村庄发动群众,分别在大板、昭潭、东坡畈建立了3个红军局,并指派蒋乃之负责全面工作。 红军局相当于乡苏维埃政府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组建武装、打倒土豪劣绅;维护社会治安;负责给红军带路、运送支前物资和护送伤员。红军局设有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主席由军部指定。大板红军局主席刘学诚,委员黄大年、王乃其、李发阶、刘发生。管辖范围:许家畈、西刘湾、郝家山、四六房、吴家冲、大桥、东流山等地。东坡畈红军局主席黄树生(又名黄老五),委员黄天河、黄天元、黄晨光、刘玉婵、金明火(兼任秘书)。管辖范围:昭潭街、花桥头等地。昭潭红军局主席李长喜,委员朱长生、李青明、徐求德、吴宗明、黄相杨、陈跃兴(兼任秘书)。管辖范围:昭潭等地。 |
![]() |
请您留言| 相关连接 | 人物讨论 | 活动年谱 | 历史相册 | 纪念文选 | 管理本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