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亮纪念馆
陈继亮纪念馆
姓名:陈继亮
别名:米金
生辰:1930.12.03
民族:汉
忌日:2015.12.15
籍贯:江苏,无锡
地区:上海
国家:中国
职业:录音机检修,高级工程师
捐献登记日:2007年 捐献实现日:2015年12月16日
    陈继亮,男,1930年12月3日生,江苏无锡人。
    1946年(抗战胜利时)初中毕业于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无锡解放时)高中毕业于无锡第一届市中。当年考入能90%享受人民助学金的苏南、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学制二年,1951年毕业时学院已改组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毕业后,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当年华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出于在校读书时接受国家照顾应回报社会,自愿接受包干制待遇,直到54年全国统一撤消、一律享受薪给制。在电台技术部从录音员、总控室包机组组长,到长期专职从事录音机检修组组长等职。并在中广局科技委领导下会同全国各兄弟台、站就“专职录音机维修员”一起从调研、验证、起草到最终形成专职录音机维修人员维修工作“标准、要求”的落实、执行为止。
    1986年6月经考核被评为工程师;1989年以“录音工作磁平”论文经上海市仪表电信局考核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期间担任过:上海市影视技术学会、中国磁记录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国广电部科技委(北京)电声专业第三/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结合具体工作有幸参与了历次广播电台从“专业广播用录音磁带”到“广播用各种专业磁带录音机”,特别对各类节目磁带在录制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统一遵循的“节目录制工作磁平”等各种“广播国家标准”之制定工作的出台和统一遵循、执行。从调研、起草到成文定标直至执行,包括上海台从调幅单声录音播出到调频立体声播出、从制式到节目录制,并必须满足兼容的录音磁平之统一执行标准的制定等全过程工作。从而有幸结合其毕生所从事的专职实际工作,为广电事业作出了科技人员应尽的天职。此间还分别被中广部西安磁带厂聘为技术顾问,参与过上海录音器材厂合作新产品的试制、深圳广播录音车总体质量监控等具体工作……直到1995年才退休!
    1959年至1995年间,奉派专为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陈云同志专用录音机(无线电收音机,现收藏、陈列于青浦、练塘“陈云纪念馆”)兼职维修工作,确保他老人家的正常、安全使用,直到老人家在生前最爱听的评弹声中安然离世。因而也被誉为陈云同志的“半个保健医生”。
    他一生在电台从事过从钢丝录音机到磁带录音机、从调幅单声录音播出到调频立体声节目广播,对各类录播用设备从逐个改进到不断全面提高(性能),始终工作在最基层。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当年上海台唯一作为主用磁带录音机-----五十年代苏制19.05(公分/秒)带速之“慢速民用机”,在同事和领导的多年共同努力下,在只能被迫克服各种困难(会同金加工和电路专业进行系统彻底改造),以满足当年上海台必须有自己已全面达标的专业广播级录音机,才能满足、面临日益繁重的对外播出之需求。这也是上海台从技术部领导到基层全体从业人员的辛勤成效,更是上海台全体从业人员的骄傲!被称之谓“上海台之功勋录音机”,并广为全国各兄弟台(站)参照采用。也算尽了科技人员的天职,不负此生!
    
    2015年,中秋前(9月24日)因高烧入院,确诊为脑梗导致吞咽困难,加上肺部反复感染。入院(转院3次,鼻管和导尿管接入)近三个月,期间在美亲属和在沪亲朋好友也多次探望,虽经各医院多方治疗,终因年老病重,于2015年12月15日23:30在上海市彭江医院逝世。享年85岁!
    
    陈继亮一生耿直,辛勤工作,勤俭持家,把三个子女抚养成人!
    三兄妹表示会持续照顾好老妈,老爸一路走好!!!
    
    
    2015年实现遗体捐献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 2016.02.25修改
收藏 创建:2016-02-22 访问:
墓地:上海市,青浦,福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