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生命永存人间
文/陈青松 陈翠竹
我的父亲于1932年7月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出生后不久,祖父在上海地下党领导上海暨南大学学潮运动中被捕,不久在国民党监狱中牺牲,随即祖母奔赴延安继续投身革命事业,故将父亲寄养在广州地下党一教师家中。父亲自幼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成长,1951年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化工系求学,在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大学毕业,响应党的号召,奔往祖国东北军工保密厂工作,开始了他38年的航空事业历程。先后在航空部112厂、122厂、5703厂,从事航空非金属材料研制管理及工艺工作,担任高级工程师和项目主要负责人,因公派往美国作过学术考察。在38年的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父亲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始终处于业务系统的前列,尤其在非金属专业方面相当有研究,造诣颇深,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多次发现学术论文,并应邀负责编著航空工业非金属标准手册等书籍。
1992年父亲退休后,难以推辞盛情邀请,即受聘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参加建设,先后担任技术顾问、总工程师、厂长等职务。用自己的真才识学为珠江三角洲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父亲一生不求名利地位,不求享受索取,不以高干子弟自居,也不依靠高干家庭的优越条件,处处想的是国家和党的利益!
父亲为人真挚诚恳,对工作一丝不苟、敬业至上,孜孜不倦地在科学的田野里耕耘着奉献着。在他生命弥留之际,将自己的身躯捐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他期望不久的明天,癌症不再是绝症,让所有的癌症患者能获得新生。父亲真正的做到了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民,无论生前还是死后,父亲都以一个优秀共产党来要求自己,让自己的一生平凡中见伟大、渺小中见崇高!
父亲于1997年10月6日永远地走了,离开我们已九个年头了,他当年匆匆地离去,给他短暂却灿烂的66个春秋画了上句号。他走的太早太早……这些年,父亲这种高尚的境界一直激励着我,战胜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不断进取正视自我!
今获悉上海红十字建立了遗体捐献纪念馆,并把每年的3月1日作为纪念日,内心感到无比激动,让闪光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可区别敬可爱的人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高尚的情操在人间永存!
附:
我父亲陈尊虞1932年7月19日出生,1955年大学毕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97年10月6日20:50病逝。由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遗体接受站接受遗体捐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