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词
首先,我代表全家,向今天出席家父追悼大会的上棉廿一厂、上海第三织布厂的各位领导及所有亲朋好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家父因患多种疾病,经多方治疗抢救无效,于2000年8月10日上午9:05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二岁。我们从此失去了一位平凡而又可敬可爱的好父亲。
家父吴金兴于1919年11月10日生,出身在上海虹桥路马更浪一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困,十岁时丧父,其母无法独立抚养兄弟姐妹数人,不得已将家父送至上海一市民家作养子。家父童年的生活可谓寄人篱下,年幼时仅读了几个月的书,十三岁便外出谋生,作炊事学徒。
二十岁时与母亲结合组成家庭,先后养育了三男四女七个子女。尽管生活困苦,但为了维持生计和养育儿女,他自学民族乐器的演奏,先后于上海滑稽剧场、天宫滑稽剧团等文艺团体中过着漂泊的艺人生活。
解放后,家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中。于一九五六年进上棉廿一厂工作。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积极主动地参加崇明围垦造田,被厂评为先进工作者;业余时间又热心厂的文艺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多次被评为文艺宣传工作方面的积极分子;退休后尽其所能参与各项社区活动。
家父的一生平凡、充实。他识字不多,文化不高,但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与母亲省吃俭用,精打细算,艰难地供子女们上学。
随着岁月得流逝,儿女们相继成家,家父也进入了迟暮之年,几十年工作、生活的辛劳,使他积劳成疾。
在家父患病期间,上棉廿一厂、上海第三织布厂的领导及亲朋好友曾多次前来探望。在精神上及物质上给予莫大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他同病魔作斗争的力量与勇气。尽管病情反复不定,但他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甚至在病中还不忘参加各项老年文艺活动。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不忘教诲儿女后辈们要努力求学上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言语,鞭策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家父性情忠厚,为人真实,平易近人的优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的音容笑貌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
我们会遵从家父的遗愿,尽责、尽心、尽孝、尽力地照顾好年迈的母亲,让她愉快地安度晚年。
我们永远爱您!想念您!
安息吧,父亲!
您的子女
二000年八月一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