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2001年5月19日下午3:40时,这一天的这一刻,对于一对老人和一位青年女子来说,是撕心裂肺的一刻。 两天前的一场车祸,使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对痛失儿子的父母,一个痛失丈夫的妻子。 而就在三天前,儿子还回家饱饱地吃了顿母亲亲手做的饭菜。母亲说,那天,她特地做了几个好菜,儿子吃得好香;父亲说,那天,儿子第二天要出差,要去总社住,于是年迈的父母一直将儿子送到马路边,而以往每次回家,儿子是从来不让父母送自己的呀。 难道命运已在冥冥之中有了安排? 难道眼前这个躺在灵柩里双眼紧闭的人就是那天回家吃饭的儿子吗? 难道眼前这个在父母急切的呼喊下依然静静地躺着的人就是那天远赴四川采访的儿子吗? 难道三天前的送别竟延伸成生死诀别吗? “儿子,妈妈来看你来了”!母亲哭喊者,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灵柩,仿佛能抚摸到沉睡灵柩下的那个儿子;那个沉默寡言而坚强的父亲,那个撑起一个家的父亲,此时竟是如此无助,嚎啕着“让爸爸看你最后一眼”! 人生之幕开开合合,起起落落,上演着无数的悲喜剧。而白发人送黑发人,最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呀。 母亲说,本来准备今年秋天要到广西去看望儿子,离家外出工作10年,母亲没去过儿子工作生活的南方;还有那个年青美丽的妻子,在她急匆匆带来的行李箱中,丈夫的换洗衣服整整齐齐迭了半箱子! 她如何能相信,那个答应和她一起活到85岁男人,在人生的跑道上没跑到一半,就舍她而去? 她又如何能相信,那个出差前还答应这次回来一定好好陪她去旅行的男人,竟爽约让她孤身一人独自去漂零? “你怎么这样就走了,你怎么忍心抛下我一个人”。 玫瑰之约没有这个男人,生命的旅途不再开满鲜花。 一个只有36岁、名叫嵇永强的新华社记者; 一个妻子眼中“最优秀”的丈夫; 一个老父老母认定“就是脾气有点倔”的儿子; 一句话没留,在一场意外的事故中,撇下那么多爱他的人,走了。 1965年生于北京市。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以优异成绩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获第二学士学位。1990年8月,他调入新华社广西分社从事经济报道。1992年11月至1994年12月在西藏分社任记者。嵇永强由于报道成绩突出,多次受到总社、分社的表彰和奖励。 采访打假出意外 ,嵇永强出事当时是作为新华社记者跟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采访 团,参加一次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的打假活动,打假的目标是四川的假葡萄酒,除了新华社,同行的还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省内新闻单位。结果谁也没想到的意外发生了。 5月17日下午,13人组成的新闻采访团乘坐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依维柯”客车由成都驶往遂宁。下午16时40分左右,当汽车行驶至资阳与遂宁交 界处时,与迎面驶来的一辆成都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亚星”大客车相撞,当场造 成3人重伤、10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其中新华社记者嵇永强因主动脉后壁破裂、 血性休克、心室失颤,经抢救无效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