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永不绝――戏曲音乐家刘如曾纪念馆
余音绕梁永不绝――戏曲音乐家刘如曾纪念馆
姓名:刘如曾
籍贯:江苏常州
    刘如曾(1918~1999),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名誉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上海戏曲音乐协会会长等。
     1942年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46年参加雪声剧团从事越剧音乐改革、作曲。1951年受聘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现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同时为《吝啬鬼》、《关汉卿》、《枯木逢春》、《文成公主》、《年轻的一代》、《清宫外史》等十多部教学剧目作曲。曾两度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兼任民族音乐系作曲课任教。主要剧目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1年)为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个人获文化部颁发奖状。1953年负责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编曲;翌年,该片荣获捷克斯洛伐克第8届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为越剧《西厢记》编曲(合作),在音乐创新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同年,参加“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在苏联演出期间《西厢记》音乐创作受到苏联音乐理论家波波夫的赞赏和好评。1977年越剧《祥林嫂》重新加工作曲,受到各界较大反响,亦被摄制成电影。1952年还为上海人民沪剧团沪剧《罗汉钱》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一等奖、乐队奖。沪剧《星星之火》(1959年国庆十周年首演)为反映“1925(五卅)”日本帝国主义剥削我工人阶级罪行的斗争,全剧音乐唱腔跌宕起伏,慷慨激昂,1961年摄成电影。京剧《智取威虎山》,昆剧《长生殿》(上海昆剧团1985年首演,1987年)。此外,电影作曲有《祝福》,管弦乐作品有《富饶的江南》。1992年举行“刘如曾戏曲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著有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编曲整理)、越剧《西厢记》(编曲整理)、沪剧电影《罗汉钱》(编曲整理)、沪剧电影《星星之火》(编曲整理)。另撰写音乐论文20余篇发表于报刊、杂志。1952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文化部颁发奖状。1992年中国音乐学会授予“孔三传”特别奖,1994年获上海宝钢高雅艺术基金特别荣誉奖。辞条收入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名册。
    
收藏 创建:2002-03-11 访问:
维护人:fsyqyq 刘氏宗祠 [公益][功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