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 著作书目:《春醒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翻译书目:《近代论坛》(论文)英国狄更生著,1929,上海春潮书局;《英国诗歌选》1931,北新;《草原上》(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1,北新;《荡妇自传》(小说)英国笛福著,1931,北新再版改名《摩尔.弗兰德斯》,1982,人文;《红花》(小说)俄国伽尔逊著,1931,北新;《吉姆爷》(小说)波兰康拉德著。 梁遇春是一位早夭的才子,死時年方廿六歲,廢名(馮文炳)稱讚他是一位文體家,並喜歡那種顧盼多姿的風格。梁氏是三十年代的知性散文大家,他不僅見解戛戛獨造,且思路洶湧奔騰,運筆開闔自如,又能博聞強記,隨手拈來古今中外詩詞雋語、格言名句,無不恰到好處,成為他文筆中有機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