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我的父亲方越光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建设报社副局级离休干部、原中国建设报社副社长、编审方越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方越光同志(曾用名方子才),1926年1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1947年4月在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参加革命,先后在新华社邯郸电台编译部、人民日报社资料研究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分部、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修建通讯》报社、中央总建筑处编译室、建工部《建筑》杂志编辑部、建工部教育局、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研院情报所《建筑动态》编辑部、国家建工总局《建筑》杂志编辑部、建设部《城乡建设》杂志社、中国建设报社等单位从事新闻和教育工作,分别担任助理编辑、编辑、教育干事、学校分部副主任、采访组长、编译室负责人、编辑组长、副编审、副总编、副社长、编审等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1991年1月经建设部批准离职休养。 方越光同志一生追求进步和光明,高中阶段受进步思潮和民主运动的影响,参加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因遭受国民党当局迫害由我地下党同志介绍投奔解放区,参加了三个月的游击战后进入晋冀鲁豫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为其从此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奠定了基础。他自1948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矢志不渝。他坚持不断改造世界观,在工作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到离休以后仍执著追求,1995年8月,中国建设报社党组织经过长期考验,吸收方越光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方越光同志长期从事报刊编辑工作,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较广,实践经验丰富,撰写过社论、评论七十多篇以及论文、通讯、调查报告、写作经验谈等著述,主要著作有《怎样办建筑工人训练班》、《宣传员手册》、《反杜林论辅导教材》等。并担任《江苏省建筑企业》(一册)、《全国主要建筑设计院》(一、二、三辑)、《全国大中型建筑企业》(一、二、三辑)和《全国新兴城市》(一册)等大型彩色画册的主编。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 事业心强,曾数次被评为本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他还非常关注国内外建设新动态,及时了解有关经济技术信息,并重视传帮带,注意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 方越光同志于中国建设报社筹建之初来到报社,至离休一直担任报社副社长,为中国建设报的创办和发展花费了很多心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在他分管主抓的经营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为报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方越光同志离休后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他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还来听取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的传达。他时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建设事业,关心报社的改革和发展。 方越光同志曾兼任、聘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五讲四美三热爱”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建设部新闻出版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设报社新闻出版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教授讲师团教授和编审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6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协会会员(“澳大利亚和远东世界名人录”(1989))。 方越光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是我国建筑新闻出版界的一个损失。我们悼念方越光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像他那样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立足本职努力拚搏,为发展党的新闻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越光同志永垂不朽! 纪念我们的父亲 2003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