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几十年如一日的革命家
吴玉章——几十年如一日的革命家
姓名:吴玉章
生辰:1878年12月30日
忌日:1966年12月12日
籍贯:四川荣县
国家:中国
    吴玉章,名永珊,号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荣县双石乡蔡家堰一耕种几亩薄田、教育子弟谨严、很注重民族道德操守的耕读之家。父亲去世较早,母亲病故于甲午战时。在祖母、兄嫂教诲下幼年吴玉章就树立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养成做事善始善终、诚信笃行、坚韧沉毅的品德。青少年时代他先后就读乡间私塾、自贡旭川书院、成都尊经书院、泸州经纬学堂等。二哥吴永焜服膺宋明理学,崇尚清代朴学,讲求理性与经济兼通、思想与实行并重。吴玉章在二哥课读指导下,既受到了理学熏陶和孔孟经典教育,又注重经世致用的学问。喜读史书的吴玉章崇拜文天祥等民族先贤,把先贤们崇礼尚礼、大公致诚、淡泊宁静、爱人习劳的思想行为立作自己的表率,在朝夕诵读中陶铸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甲午战后,变法维新学说广为流传。吴玉章虽居川南荣县乡间,但他热心新学、善读新书。废科举、兴学校,让吴玉章兴奋不已,广为宣传。
    
    1903年3月,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吴玉章留学日本。来到日本他如饥似渴地吞咽各种新学问、新学说,刻苦攻读数理课程,准备深研一门实用科学。同时他热心参加要求沙俄从中国东北撤兵、反对日本“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反对美国排斥和虐待华工等学生运动。逐渐,吴玉章在留日中国学生中具有相当声望。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接触三民主义思想的吴玉章,蕴蓄多时的排满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识获得理论武装。他高兴地接受同盟会纲领,愿意为之奋斗。1906年4月26日,吴玉章宣誓入盟,被选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论员。从此,站到近代革命的前沿。1907年,专门从事革命活动的吴玉章在东京主办《四川》杂志,积极鼓吹反帝反清革命。《四川》杂志被日本查封,作为编辑和发行人的吴玉章被传讯、受审,以“鼓吹革命”“罪名”课以罚金,判刑半年(缓期执行)。他虽受到挫折,但奋斗的决心愈坚强。1908年,吴玉章的大哥吴匡时、二哥吴永焜受到吴玉章影响,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为革命活动需要吴匡时与四川的张百祥,湖北的居正、孙武,湖南的焦达峰等在东京筹组共进会。吴玉章为会党工作需要,任共进会“管事”负组织联络责。孙中山、黄兴策动河口起义,熊克武、谢奉琦发动成都、广安起义,黄复生、喻云纪等计划对端方、李准、摄政王载沣的暗杀等,吴玉章都直接参与策划。在东京筹措经费,购置转运军需器材,往来联络接应,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回国后,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发动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辛亥革命后,出任孙中山的总统府秘书。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1920年领导四川"自治运"。1925年经赵世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军南征,后奉组织之命去苏联学习与工作。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欧洲从事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1938年回国在国统区进行斗争。1939年到延安,担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以花甲之年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与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尊为"延安五老"。
    
    抗战胜利后,吴玉章随周恩来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48年8月党中央决定在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华北大学,吴玉章任校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筹建。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各种建设干部的需要,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日报》称中国人民大学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新型正规大学"。 鉴于中国人民大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名,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德高望重的吴玉章为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同志领导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工作,直至1966年12月12日去世。
    
    吴玉章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中国人民大学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方针,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校风;使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吴玉章还曾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会长,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工会主席等职,兢兢业业,贡献卓越。
    
    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三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国家昌盛和党的事业殚精竭虑,奋斗一生,受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收藏 创建:2005-11-04 访问:
维护人:aymi_fb 吴氏宗祠 [公益][功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