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裘丽琳纪念馆
姓名:周信芳
别名:麒麟童
生辰:1895年1月14日
忌日:1975年3月8日
职业:京剧艺术大师
周信芳裘丽琳纪念馆
周信芳裘丽琳纪念馆
姓名:裘丽琳
生辰:1905年10月30日
忌日:1968年3月27日
    周信芳(1895—1975),名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清江)。父亲周慰堂、母亲许桂仙都是旦角演员。周信芳从小耳濡目染,5岁随父旅居杭州,拜京剧文武老生陈长兴为师。7岁首次登台于杭州天仙茶园,取艺名“七龄童”,后改“麒麟童”。12岁随父进上海,先后到汉口、芜湖等地演出,并从王鸿寿(老三麻子)学徽戏和红生戏。
    
     1908年,周信芳与梅兰芳、高百岁、林树森等在北京喜连成科班搭班演出。辛亥革命前后,戏剧界出现了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爱国艺人,如汪笑侬、潘月樵、夏氏兄弟、刘艺舟等,周信芳深受他们的影响。1913年编演了抨击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新戏《宋教仁》,后与汪笑侬同台演出喻古讽今、针砭时弊的《受禅台》,与欧阳予倩同台演出了《宝蟾送酒》等。他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别开生面地用音色柔和的大嗓唱小生。五四时期在上海英租界演出了时装新戏《学拳打金刚》,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势力。之后,他陆续编演了《六国拜相》、《卧薪尝胆》、《陈胜吴广》、《博浪椎》等新戏。1927年参加了田汉领导的新文艺团体南国社,与欧阳予倩合演了《潘金莲》。
    
     这一时期周信芳的技艺日趋精湛。他吸收王鸿寿的身段气度、唱法做工;吸收孙菊仙“黄钟大吕”般的唱腔、念法等,博采众长,熔冶一炉,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麒派艺术。当时上海的一些票友组织了“麒社”,为麒派艺术大张旗鼓。
    
     麒派的主要特征是:一、源于生活的表演特征。麒派的表演从生活出发,以传统的程式为手段,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的唱、念、做、打都不是单纯地卖弄,而是着重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二、雄壮刚健的美学特征。麒派的演唱以酣畅质朴、苍劲浑厚见长,念白抑扬顿挫,饱满有力,他最擅做工,身段洒脱洗练,节奏强烈,顿挫有力,轮廓鲜明;三、雅俗共赏的审美功能。麒派的戏剧语言通俗易懂,麒派的念白比较口语化,不仅知识阶层的观众爱看,普通劳动人民也看得懂,他的不少唱段街头到处传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作为爱国艺人的周信芳编演了《满清三百年》、《明末遗恨》,借古讽今,以历史的教训唤起民众救亡抗敌的民族意识。还编演了《洪承畴》、《董小宛》等,揭露和鞭挞了汉奸的投降行径与丑恶灵魂,歌颂了民族气节。组织了“移风剧社”,编演了《徽钦二帝》、《香妃》以及连台本戏《天雨花》、《文素臣》等。抗战胜利以后,周信芳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1946年夏末,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他与田汉等人组织伶界联合会艺友联谊会等坚持斗争,先后参加了反“艺员登记”、抗捐抗税等爱国民主运动,并拒赴电台演唱所谓“戡乱”节目。
    
     新中国成立,1949年9月周信芳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等职。1952年10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徐策跑城》,获荣誉奖。1953年冬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5年4月及1961年12月,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国剧协等先后联合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及“周信芳舞台生活60年纪念”演出活动。50和60年代多次率团到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华南等地巡回演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1956年,率团赴莫斯科、列宁格勒等9城市演出。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信芳早年弟子有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杨宝童、王少楼等,1960年前后,他先后收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鑫涛、张学海等人为徒。
    
     “文革”中,周信芳身心遭到严重的折磨与摧残,于1975年含冤逝世。
    
    
    
    

收藏 创建:2006-03-17 访问:
维护人:tgxm 周氏宗祠裘氏宗祠[功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