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张景钺
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张景钺
姓名:张景钺
生辰:1895年10月29日
忌日:1975年4月2日
籍贯:湖北光化县
地区:北京
国家:中国
职业:植物学家
    张景钺(1895~1975)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江苏武进县,1895年10月29日生于湖北光化县。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0~1926年赴美国留学,于芝加哥大学学习植物形态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植物学报》副主编等职。在高等学校任教多年,长期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培养了大批生物学人才,特别是在植物形态学方面许多专家,如严楚江、徐仁、王伏雄、李正理等都是他的学生,为中国高等学校生物学教育做出了贡献;对植物器官组织的生长、分化与发育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编写《植物系统学》一书,发表《蕨的根状茎组织起源和发育》、《被子植物苗端原生韧皮部的分化》等论文。
    
    张景钺,1914年考入北平的清华学堂,1920年毕业后到美国进芝加哥大学植物系学习,1922年入该校研究生院当研究生,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次年任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名中央大学,任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先后去英国的利兹大学和瑞士的巴塞尔大学进修,从事植物解剖学等研究工作。193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
          
    1945年他又到美国加州大学进行一年的学术访问。1946年回国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还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文革"中他备遭迫害,病中还受批斗,以致卧床不起,1975年4月2日在北京大学燕东园逝世。
      
    30年代初张景钺就与钱崇澍、胡先骕、陈焕镛、李继佩等植物学家发起成立了中国植物学会。1933年8月在重庆成立后,他长期被选为书记、副理事长、理事长、《植物学报》主编等职务。张景钺早年从事蕨的解剖学研究,1926年他发表的"蕨茎组织之研究"一文,是我国植物形态学方面最早的一篇学术论文。1927年,他的博士论文"蕨根茎组织的起源和生长发育"证明了蕨根茎的中柱类型属于"多环中柱",结构比较特殊。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34年,他又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了"植物徒手切片法"一文,及时介绍和提出了徒手切片法,使很多大、中学校的教师能够较快地掌握简易可行的切片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实习和实验时能够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这对当时我国植物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张景钺的研究领域广泛,特别是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29年,他发表"河北新异木"一文,表明他从研究现代植物跨入了研究古代植物学的领域。
      
    1937年起,他又把研究工作向生理解剖学和实验形态学方面开拓。当年发表的论文"被子植物苗端原生韧皮部的分化",对植物组织的起源和分化作了精细的观察和介绍,可以说是我国发育解剖学的早期研究成果。1937年发表的"黄豆茎叶在不同光强度中生长与分化"和第二年发表的"光强度对白芥菜茎干生长和分化的影响"两篇论文,是我国生理解剖学和实验形态学最早的研究文献。
      
    张景钺还积极从事科学组织和教学工作。早在1930年他就与钱崇澍、胡先骕、陈焕镛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植物学会。他在该学会里参与组织和领导学术交流、协调科研工作、普及植物学知识,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对中国植物学会的创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张景钺担任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达30多年,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生物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不少著名的生物学家曾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执教。张景钺自己从事教学近40年。在教学中,他既重视基础理论,又重视生产实践,尽量采用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符合本国实际的教材。他根据长年教学积累的资料编写的《植物系统学》一书,成为植物系统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文献。
      
    多年来,他培养了一批植物学不同领域,特别是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方面的人才。如严楚江、康耀、徐仁、王伏雄、吴征镒、孙北年、李正理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收藏 创建:2007-08-23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