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易仲屏,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党校离休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因患脑梗死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20日上午9:18,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去世,享年83岁。
1928年6月3日,父亲出生在天津一个殷实的家庭,过着富足生活的他没有纸醉金迷,青年时期的父亲对国家的兴亡和民族解放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匹夫的责任,大学尚未毕业,就毅然决然地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国民党的封锁线,来到解放区投身革命事业,随着解放战争南下上海,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三尺讲坛上,一如既往地追求着、实践着。 1934.09—1946.08 天津、开封、扬州求学; 1947.02—1949.02 淮河水利学校、扬州华中大学求学; 1949.02年 加入共青团组织,参加革命; 1949.04—1950.07镇江铁路诊疗所和工务段军事联络员、人事干事; 1950.07—1963.03南京电务段、上海信号工程队、通讯信号公司人事干事、工会主席、文教委员、组织委员、统计委员、团支书等; 1963.05—1984.02上海电化厂技工学校教育科副科长、政治科教研组长; 1982.05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03 上海市化工局党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讲师; 1988.10 离休。 父亲理想信念坚定,实现共产党远大理想是他的一生追求。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出身问题受阻的他,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直到“四人帮”打到,终于实现了入党愿望。为了实现传播理念的愿望,理科出生的他坚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人到中年凭着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广博社会学知识,通过竞争成为党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的讲师。工作时三尺讲台是他的阵地,离休后家庭社区都是他的舞台,他仍然坚持学习,腿脚不便还是克服困难到社科院、展览馆、图书馆等地听报告,他自觉宣传和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容不得半点损害和玷污党的形象和肌体的事情和言论,他积极为社区宣传栏撰写文章,是党的优秀宣传员。病榻上他还是关心国际问题和国内形势,旱灾情况如何,货币政策变化等等,每当听到这些信息,他眼中会闪现睿智的光亮。他懂得感恩,严于律己,体谅单位的困难,从不提出个人要求,常说国家政府对老干部的政策应该知足了。他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但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就在他病重十分需要家人关爱期间,他还是过问我们工作的变化情况,常说“去吧,你们还有事情”。他是慈善事业的实践者,地震洪灾捐赠他义不容辞,还参加助学帮困,捐助了一名家庭困难的孩子从中学到大学毕业。更令人敬佩的是,早在十年前,他就和母亲商定,向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并签订协议把自己最后一份子捐给国家的医学事业。在家里,他把外公外婆当成自己的亲爹娘,在家庭遇到困难时与母亲一起担起二家庭的担子;阿姨舅舅都尊敬地称呼他“大哥”,他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无论从外地来沪还是家人聚会,您和妈妈这里就是他们的家。父亲与母亲兴趣不同,但母亲的画作他是第一欣赏者,母亲的画作展出,他是最高兴的。他们共同的爱好是历史知识,两人时常神游在秦汉、唐宋、明清,父亲时常典故论今,无论中国史、世界史还是社会学,他都是我们的活“字典”。对孙辈更是关爱有加,关心他们的成长,启发他们心智。对于我们他是既严又善的父亲,平时话语不多,但在我们工作和人生转折和关键时刻,会提出他的意见和看法,指导我们的健康发展。 父亲襟怀担白、爱憎分明、刚直不阿、讲真话讲实话,无限热爱党,热爱祖国,一身无愧于党的事业,是党的好儿子,我们心中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里。2012.02.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