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览(公元626-697),唐代高道,俗名晖,法名玄览。其先祖于晋末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移居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玄览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卒于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王玄览是重要的重玄学哲学家,因其大部分著作散佚且唯一保留的语录《玄珠录》过于晦涩而影响不大。曾学道于茅山,后隐居成都至真观,并遍研道家,佛教学说,常与学士道人谈经论道,并与佛教徒辩论,当时四川的佛教徒无人能将他驳倒,远近知名,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奉召入京途中,行经洛阳,仙逝。号“洪元先生”。
王玄览的著作颇多,除传世的《玄珠录》外,还有《老经注》、《遁甲四合图》(此为术数学著作)、《真人菩萨观门》、《混成奥藏图》、《九真任证颂》、《道德诸行门》、《老经口诀》等①,仅从这些著作的名称就能看出王玄览思想的博大精深,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多都已佚失。
一般认为,《玄珠录》是王玄览现存唯一一部作品,而且只是语录并非著作。不过其主要问题是《玄珠录》对他本人的哲学表述未能足够清晰,残片式的观点多而体系性稍弱,使人较难一下子把握住他思想的核心与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