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哲先(1927年11月-2023年5月30日),男,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8年万哲先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5年获得第二届华罗庚数学奖;2017年出资在山东理工大学设立“万哲先院士教育奖励基金”。2023年5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生平
1927年11月,万哲先出生于山东淄川,原籍湖北沔阳(后称仙桃)。
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同年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典型群的研究,并在1963年与华罗庚合著《典型群》一书 。
1964年,出版《李代数》一书,该书于1975年在英国出版英译本。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隶属于数学物理学部 。
1995年,获得第二届华罗庚数学奖。
2023年5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万哲先主要从事代数学、组合论研究,在典型群、矩阵几何、有限几何和编码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
科研成就
万哲先的研究方向为:典型群、矩阵几何、代数组合学、代数编码、有限几何及其应用。他解决了典型群的结构和自同构方面一系列难题1958年对解决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给出理论证明并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有限域上典型群的几何学,获得了系统的重要成果,利用它们构造了一些结合方案、PBIB设计、认证码和强正则图并研究了有限域上型表型问题,典型群的子空间轨道生成的格等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卷积码,澄清了一系列疑问证明了对称矩阵几何及哈密尔顿矩阵几何的基本定理 。
1958年,从事运筹学的研究。给出了中国粮食部粮食调运人员根据多年经验模索出的物资调运工作中的一个土办法(后来被命名为图上作业法)的一个理论证明。1963年起,带领戴宗锋、冯绪宁、阳本傅等对有限域上辛几何、正交几何及酉几何中的计数定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获得得了系统的成果,并用这些几何构作了许多部分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这些成果总结在1966年万与其他三人合著的《有限几何与不完全区组设计的一些研究》一书中。1972年起,把代数理论应用到编码,在理论和应用上均做出了许多成绩。1979年,与戴宗锋、刘木兰、冯绪宁合著《非线性移位寄存器》一书。后来,除继续进行编码的研究以外,还从事无限维李代数的研究 。